明日立秋,老话说:“立秋亲不归,赶紧备寿衣”,为啥要备寿衣?

明日立秋,意味着夏季已经结束了,虽然立秋之后还会有一小段炎热的天气,但季节的交替会让秋后的炎热并不会多么强烈。为啥季节的特征不那么明显了?农村有句老话说:“立秋亲不归,赶紧备寿衣”,到此是什么意思呢?为啥要备寿衣?

明日立秋,老话说:“立秋亲不归,赶紧备寿衣”,为啥要备寿衣?


为啥季节的特征不明显了?

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自古亦然。然而如今季节的特征似乎越来越不明显了,有一种冬不冬,夏不夏的感觉。比如去年的冬季,一九二九的时候,天气异常寒冷,于是就有人说:那是六十年不遇的寒冬。

然而到了三九时河面开始解冻,温度渐升,四九时还下起了小雨,于是又有人说:那是六十年不遇的暖冬。总之去年冬季,冷过也暖过,只是冷的时间很短,导致本该寒冷的三九和四九天并不冷,总体来说属于暖冬。一直到正月十三前后,才又下起了雪,但那已是立春之后二十多天了,所以并不是那么寒冷。

明日立秋,老话说:“立秋亲不归,赶紧备寿衣”,为啥要备寿衣?


而今年的夏季也是一样,中伏的二十天本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然而今年的中伏几乎都是在雨季中度过的,就算偶有晴天,也并没有那么炎热。还没有好好感受夏季的酷暑,明天就要立秋了,或许这就是环境被破坏后,大自然所表现出来一种现象吧。其实季节的特征不明显,并不是一种好现象,比如中原地区自古都不易发水灾,今年却是个例外。

明日立秋,老话说:“立秋亲不归,赶紧备寿衣”,为啥要备寿衣?


立秋代表着什么?

如果把一年四季看成一个圆,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一圈就是一年,每个季节都首尾相连。如果把这个圆圈一分为二的话,分界线就是从立春到立秋这两个时间点,从立春到立秋这一半为阳,从立秋到立春那一半为阴。

明日立秋,老话说:“立秋亲不归,赶紧备寿衣”,为啥要备寿衣?


所以春季为少阳,夏季为老阳,秋季为少阴,冬季为老阴,而这四种现象又代表着“生老病死”四个阶段。立春时阳气初生,万物开始生长,就像是刚刚东升的太阳一样,对应着东方青龙七宿。立秋时,万物已老,阳气已尽,阴气初生,对应着西方白虎七宿。

白虎属金,代表着战争与杀伐,所以春代表着生,秋代表着死。因此古人在行刑时,都会选择在秋后的午时三刻,古人以铜壶盛水来记录时间,一刻为14分24秒,那么午时三刻指的就是中午12点45分左右。

明日立秋,老话说:“立秋亲不归,赶紧备寿衣”,为啥要备寿衣?


立秋亲不归,赶紧备寿衣

由于立春代表着万物初生,代表着新生,是万物繁衍生息的时候,所以古代的皇帝都会在立春之前大赦天下,也就是赦免一些不是太重要的犯人,当然遇到册封皇后、太子登基等大事,也会大赦天下,但大赦的日子一般是在立秋之前。

汉景帝就曾下诏说:“方春生养,万物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意思就是为了顺应天意,息事宁人而赦免一些人。

明日立秋,老话说:“立秋亲不归,赶紧备寿衣”,为啥要备寿衣?


每到大赦之时,家人们都会翘首以盼,从春季盼到秋季。如果立秋之前亲人还没有归来,也就是没有被赦免,那就意味着不会被赦免了。就要赶紧回家准备寿衣和寿材,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寿衣   立秋   中伏   都会   息事宁人   秋后   阳气   午时   立春   炎热   明日   万物   夏季   特征   季节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