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念 妈 妈

怀 念 妈 妈

文/安凤岐

我的妈妈离开我们两年多了!这期间,我无数次地在梦里见到妈妈,她依然是那么慈祥、善良,带着微笑看着我,每每是想急切地对她说上几句话,但都是突然醒来,发现泪水早已打湿了枕巾。惊梦过后,总想写点东西,以期在千万条思绪中,缅怀追忆她老人家。

2018年7月22日,一个普通的周末,我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但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十分低落。在我漫无目的地看着电视的时候,一阵刺耳的铃声惊扰了我,是远在老家的大哥打来的电话,在不详与惊恐中,听到了意料之中但又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妈妈不行了!

六神无主,这是当时的我。定下神来,慌乱之中,我驾车一路狂奔,奔向700公里之外的老家---天津,想尽快回到妈妈的身边,最后说上几句话,看上一眼。下午4点多,冒着违章被处罚的风险终于到家了,但映入眼睛的是最不愿意看见的结果:一群好友正在搭着灵棚----妈妈仙世!走了!她走得是那么无声无息,走得是那么决绝!听家人说,妈妈离世距离我到家不足一个小时,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妈妈没有给我最后见面的机会!

怀 念 妈 妈

虽然妈妈离开我们两年多了,每次给姐姐打电话,那句“妈妈怎样”经常在不经意间留在嘴边而突觉她已经不在了!她的音容笑貌、点点滴滴始终挥之不去,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妈妈的为人处世之道、辛勤的劳作、持家的聪慧始终在影响着我乃至我的兄弟姐妹。

妈妈的厨艺在左邻右舍中是出了名的。在那个物质匮乏而又子女众多的年代,能够把一个七口之家的饭食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又“丰富多彩”是多么的不容易,妈妈就是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把粗茶淡饭调理得丰富多彩。她把春天的野菜能够做出不同口味的拌菜,把夏天的瓜果做成种种主食,把秋天最后下架的秋菜做成形形色色的干菜,把冬天的土豆白菜做出满院飘香的美食。记得最清楚的是妈妈用菠菜或是各种干菜做的菜饽饽(菜团子)是绝味美食:皮薄馅大,美味无比!每次妈妈用玉米面做菜饽饽时,奶奶总在边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并轻声地问:这馅是怎么包进去的?这些年,我总在努力回忆妈妈包菜团子的细节,再尝试着去做,但始终做不出妈妈的味道。

怀 念 妈 妈

妈妈的勤劳伴随着我们兄弟姐妹的长大。在物资短缺、子女众多的大家庭,我们弟兄几个的穿戴是个大问题。我上了中学以后,才替换着穿过哥哥从部队寄回来的军鞋,在这之前我们穿的鞋都是妈妈亲手做的布鞋。现在看来很普通的鞋,在当时从材料的准备到一针一线的缝做都是无数次扎破双手的结果。每当晴日,妈妈用平时积攒下的碎布和在工厂捡拾的包裹布,在木板上一层布刷一层浆糊,放在太阳下暴晒而做成的约一元硬币厚度的“夹纸”,这是做鞋帮和鞋底的基本原料,这是在整个做鞋中最轻松的环节。记得最辛苦的是纳鞋底,要用晾晒好的“夹纸”一层层裁剪好后,用麻绳缝好----纳鞋底。小的时候,半夜醒来,往往看到的是昏暗的灯光下妈妈在做鞋。妈妈做鞋的速度总是赶不上我们鞋子破损的速度。不像现在的孩子,躺在床上坐在电脑前,手不离电子产品,少有户外活动,一双鞋子怎么也穿不破。

小时候,我们的快乐是在旷野中“打仗”奔跑,鞋子的破损是伴着我们一天天长大的。不单是舒适合脚的布鞋,我们弟兄几个的衣服除了姨哥们穿小了送给我们的以外,都是妈妈亲手缝制的,从式样设计到剪裁,无不浸沾着她的汗水。记得弟弟们小时候戴的老虎帽,妈妈缝制得活灵活现,往往成了邻居们效仿的杰作。我去东北上学时妈妈亲手做的棉袄一直珍藏到现在。

怀 念 妈 妈

妈妈与邻居的和睦相处影响着我与同事和邻居的相处。记忆中邻居均和妈妈相处的友善和谐,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和妈妈诉说,妈妈也十分愿意帮助协调解决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乃至婚丧嫁娶之事,现在想来,妈妈无愧于“大奶奶”(一种流行于老家集辈分与地位的尊称)的称谓。

妈妈对我们弟兄的学习十分看重。姐姐和哥哥要是赶上高考,我们这个普通的家庭恐怕要“五子登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和两个弟弟连续考上大学苦读现在看来也实属不易。对我来说,唯一遗憾的就是毕业后没有在她身边尽孝,这也是三十多年来虽然在内蒙古工作,也要力争更地回家看看的主要原因。

从卧床不起到去世,妈妈在病床上度过了整整两年。姐姐、哥哥、弟弟付出了很多,特别是姐姐,自己已是花甲之年,还要用瘦弱的身躯每天在床前伺候不能自理的妈妈,使妈妈没有感染,没有其他的病变。

妈妈的生命终结于86周岁,她安详地走了,或许带着许多的遗憾和没有诉说完的嘱托。愿上天没有劳苦!愿她在那里充满快乐!愿她听到的是我们兄弟姐妹的和谐健康!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她的儿子,孝劳在她身边。

怀念您,妈妈!

怀 念 妈 妈

《康桥笔谈》原创作品,敬请关注,请转发!版权已得到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欢迎关注《康桥笔谈》头条号!

作者简介:安凤岐,笔名:老铁。出生于津门武清县,求学于边城哈尔滨,扎根于塞外内蒙古。大学生活部长,家庭厨房总长。好美食,擅厨艺;喜大块吃肉,好大碗饮酒。是一位不是知青的支边“知青”。

怀 念 妈 妈

《康桥笔谈》是一个“以文学为桥梁,坐而论道;以武学为桥梁,切磋技艺;以书法为桥梁,研谈笔墨;以健康为桥梁,释怀养生”为宗旨的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平台始终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文学爱好者提升文学兴趣,激发创作热情。

【风格定位】经典文章推送,合格产品介绍,美文点赞打赏,同道评论交流。

【笔谈特质】追求文章质量,厚爱乡土文化,传承传统文明,交流兴趣爱好。尽力做到兼容并蓄,雅俗共赏,为您找到一个倾诉、沟通、交流的出口,满足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需求。走进康桥笔谈,就有志同道合的文友、武友及书法爱好者与您惺惺相惜,携手共进。

【投稿指南:主要刊发文学爱好者的精品原创力作,追求高格调、高品味、高质量。

【好看小说】主要刊发原创小说,要求内容健康向上、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

【美文共赏】主要刊发原创美文,要求主题鲜明、可读性强、文笔优美、不落窠臼。

【真情散文】主要刊发散文,要求主旨向上、文风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接地气。

【诗歌在线】主要刊发精品原创诗歌和古诗词,要求意境优美、诗意婉约、艺术性强。

【书海钩沉】主要刊发读书日记、随笔、心得体会。

【故事传说】主要刊发民间故事、传说等,要求内容积极健康,不低俗、不庸俗。

【纪实传记】主要刊发人物传记、社会纪实等,要求内容真实可信,主题健康向上。

【优雅女人】主要推出以女性为主题的悦读大餐,涵盖女性读书、生活、审美、职场、情感、服饰、美颜、美食、养生、保健等等有关的图文并茂的精品佳作。

【茶余饭后】主要刊发风趣的、搞笑的、调侃的、戏说的原创故事、段子,拒绝低俗、恶搞。

【投稿须知】所投稿件须是未在其他平台刊发过的原创精品,报刊发表过的优先选用。投稿时须将作品word文档、个人彩照和作者简介以邮箱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1097319301@qq.com)。投稿后请加微信:kangqiaolanzhou,以便沟通和兑付稿酬。

【付酬标准】作品80%的赞赏付给作者,20%的赞赏纳入《康桥笔谈》运行基金。自作品发表之日起第十天支付作者稿费。

《康桥笔谈》是您值得拥有的百花园,希望与您一路相伴!

《康桥笔谈公众号》 《康桥笔谈头条号》

(保护原创 感谢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团子   干菜   笔谈   饽饽   鞋底   弟兄   美文   桥梁   老家   爱好者   姐姐   妈妈   美食   精品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