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非遗—20.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甘肃非遗—20.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文/康桥

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罐车、老虎车,由兰州人段续发明,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至1566年),兰州人段续考中进士后,曾宦游南方数省,对湖广地区木制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造。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获得成功。最早架设在现兰州市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后又在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水车,以灌溉附近六百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

甘肃非遗—20.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段续研制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兰州的黄河两岸更是水车林立,总滴灌面积达10万亩。当时兰州市的水车之多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候的8倍,成了当时世界上真正的“水车之都”。

兰州水车是利用水流冲力自动提水灌溉农业的水利设施,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非遗—20.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作者简介】康桥,男。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飞天》《视野》《家乡》《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甘肃非遗—20.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康桥笔谈》是一个“以文学为桥梁,坐而论道;以武学为桥梁,切磋技艺;以书法为桥梁,研谈笔墨;以健康为桥梁,释怀养生”为宗旨的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平台始终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文学爱好者提升文学兴趣,激发创作热情。

【风格定位】经典文章推送,合格产品介绍,美文点赞打赏,同道评论交流。

【笔谈特质】追求文章质量,厚爱乡土文化,传承传统文明,交流兴趣爱好。尽力做到兼容并蓄,雅俗共赏,为您找到一个倾诉、沟通、交流的出口,满足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需求。走进康桥笔谈,就有志同道合的文友、武友及书法爱好者与您惺惺相惜,携手共进。

【投稿指南:主要刊发文学爱好者的精品原创力作,追求高格调、高品味、高质量。

【好看小说】主要刊发原创小说,要求内容健康向上、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

【美文共赏】主要刊发原创美文,要求主题鲜明、可读性强、文笔优美、不落窠臼。

【真情散文】主要刊发散文,要求主旨向上、文风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接地气。

【诗歌在线】主要刊发精品原创诗歌和古诗词,要求意境优美、诗意婉约、艺术性强。

【书海钩沉】主要刊发读书日记、随笔、心得体会。

【故事传说】主要刊发民间故事、传说等,要求内容积极健康,不低俗、不庸俗。

【纪实传记】主要刊发人物传记、社会纪实等,要求内容真实可信,主题健康向上。

甘肃非遗—20.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优雅女人】主要推出以女性为主题的悦读大餐,涵盖女性读书、生活、审美、职场、情感、服饰、美颜、美食、养生、保健等等有关的图文并茂的精品佳作。

【茶余饭后】主要刊发风趣的、搞笑的、调侃的、戏说的原创故事、段子,拒绝低俗、恶搞。

【投稿须知】所投稿件须是未在其他平台刊发过的原创精品,报刊发表过的优先选用。投稿时须将作品word文档、个人彩照和作者简介以邮箱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1097319301@qq.com)。投稿后请加微信:kangqiaolanzhou,以便沟通和兑付稿酬。

【付酬标准】作品80%的赞赏付给作者,20%的赞赏纳入《康桥笔谈》运行基金。自作品发表之日起第十天支付作者稿费。

《康桥笔谈》是您值得拥有的百花园,希望与您一路相伴!

甘肃非遗—20.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康桥笔谈公众号》 《康桥笔谈头条号》

(保护原创 感谢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兰州   水车   甘肃   贵德   兰州市   黄河   笔谈   低俗   技艺   美文   桥梁   散文   爱好者   精品   健康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