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良的笑声

作者 马占顺

张玉良的笑声

张玉良参加“我与祖国共成长活动

在今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河北采风学会北京分会的部分会员齐聚北京的副中心、美丽的大运河畔——通州。参加刘维嘉老师组织的"不忘初心、弘扬时代精神诗歌朗诵会"。

住在远郊的我怎么去啊,真是无巧不成书,那天开车的"师傅"正是张玉良。坐在车里我是第一次见到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他欢快的笑语、也是第一次坐上他改装的红色"宝马"车。那天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一个下肢双残的人居然开车拉着我们几个健全人,稳稳当当的到达了目的地。

我怎么都不相信,一位双下肢残疾的人怎么能够把车开的这样好、这样稳。待大家都下了车我仔仔细细的查看了张玉良的"宝马"。奥,一看真是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张玉良在正常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上,安装了手动的操作柄杆,手给的动力和正常人们下肢所给的动力(给油和刹车)是一样的,这样他就稳稳地驾驶着自己的"宝马"如飞一样的奔驰了。

一、实现下肢残疾人的驾车梦

下肢残人能驾驶着自己的车辆,穿梭于祖国的山山水水、游览祖国的锦绣河山,那可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啊!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张玉良从上个世纪末就率领一个团队开始研究、探索下肢残人驾驶车辆的课题。经过多年的改装和实践,在十多年前,这个双下肢残疾的人终于圆了"驾车"的梦。

我看到2010年3月的网站就报导:从当年的4月1日起,北京的双下肢残疾等5类残疾人可正式报名学车。残疾人大部分可以申请手动挡或自动挡的C1、C2驾照,但右下肢和双下肢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限制,只能申请C5驾照,即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准驾车型的驾照。这可是张玉良和他的团队多年辛劳的结果啊。就是这样一位双下肢残疾的人,硬是让同样的残疾人们"开"上了自己的爱车。

要说张玉良改装残疾人汽车的愿望由来已久。那年他看到日本的一个电影,说的是一位残疾姑娘在失去了双臂,竟用自己的双脚掌握方向、灵活自如的"开"着汽车奔跑在公路上,这对他触动很大。张玉良心想:我的双下肢残疾了,可我还有健全的双手啊,总比这位残疾姑娘还强上几倍吧,人家能用双脚"开车",难道我们就不能双手开车?与此同时他也听说国外下肢残疾的人也有独立驾驶汽车的案例,于是他就立志让国内的残疾人也能驾驶汽车。

双下肢的残疾人要实现驾车梦,首先要对汽车进行适当改装,他和他的团队就一遍一遍的实验;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要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才行。

张玉良记得那年在路上的一次车辆检查中,他开着自己改装的"宝马",被执勤的交通警拦截了,交通警一看残疾人驾车还没有驾照,真是鼻子都气歪了,心想这可是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由于那个阶段对于无照驾驶法律规定还不是太规范,交通警察的无奈、记者的蜂拥而至。这给正在兴头上的张玉良很大的勇气。用他的话讲,"这正是社会给我宣传的大好机会,我们残疾人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自己努力。"

就这样反反复复、折折腾腾,张玉良和他的团队让下肢残疾人开车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二、做新时代文化的传播者

张玉良自诩是个高中生,"毕业"于"动乱"的年代。后来在全民都在充电的日子里,他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艰难地摇着轮椅几个春夏他都出入在大学的课堂里。他那种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热情一直伴随着他。早年在北京市的民政福利厂工作时,凭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就做起了工会工作,他一直是福利厂残疾人的贴心人,那个时候正是在为身边的残疾人文化事业忙碌的阶段。

后来我们一次的见面他很谦虚地对我说:在北京的残疾人圈里,自己的书法写不过刘京生、画画儿画不过连春英、写作写不过陈维斌。他是这样的谦虚,但他凭着对生活的热爱,早在2012年的秋季,他就奋笔疾书出版了二十好几万字的自传体小说《燕影掠过》。他说:"这部小说是根据自己和周边人的经历编纂的。我是想说,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生活也是悲喜俱存,丰富多彩的。并不是人们通想的那般另类和低下,把真实的生活攒成一本小书,意在让人们知晓残疾人的工作、生活、情感同样丰盈。"

张玉良用他那带着闪光的人生告诉我们"残疾人非但不可怜,而且非常可爱。走进残疾人你会感受到我们并不是累赘和负担,而是具有那么大的一个爱的磁场。"

是的,头一次见到张玉良,我就受到一种浓浓的感染、一种勃发的精神和一种不屈的力量,在他的头脑里还有一种潜在的灵性。正因为此他经常迸发出一首又一首闪光的、充满哲理又耐人寻味的诗歌。

他的书法还让人感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走到哪里,那潇洒的书法就流传到哪里。他感到这是在展示北京残疾人的风采。

在中泰建交是四十周年之际,张玉良是参加文化部组织的汽车自驾游惟一的肢残人,在二十多天驾车的时间里,他们走遍了泰国各地,以此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这些年我国取得的光辉成就,展示了中国残疾人的风貌,为中泰友谊做出了贡献。

三、笑声永远伴随着他

张玉良可是个开朗的人,可是到了2011年初的一天,他突然高烧不止,被家人送到医院一检查才知,他患上了急性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

北京市的残联领导和肢残协会的领导知道后,不仅仅自己捐出了善款,而且动员社会的力量,积极为张玉良筹集善款。该巧这位双下肢残疾的张玉良命大。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他的白血病逐渐的好转。至今他还活在健康的人生道路上。见了面他幽默的说,因为"社会看我为肢残人做了那么大的贡献。他们不仅还需要我,还希望我能享受人生。"

月亮总是有缺有圆,生活照样有得有失。经过这场大病初愈后的张玉良,心中从此更加充满了阳光。他说:我都死过一回了,为什么我们不快乐的生活呢?

那天诗歌朗诵会结束,坐在回来的车里,张玉良向我们讲述了他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记得那年在秋高气爽季节里的一个日子里,他与几个要好的朋友们到公园里去玩,他摇着手中的轮椅,慢慢"行走"在鲜花簇拥的公园小道上,眼前五彩的蝴蝶忽落忽起,勤劳的蜜蜂们就像直升机似的"嗡嗡嗡"地从他们的头上盘旋而过。张玉良感到在秋日里那午后的阳光特别的亲切:那是不同于春光的妩媚却有着秋日的浪漫、又异于夏季的闷热却显得秋天的热烈、更不是冬季的单调却让人感到秋季来临有怀旧的成熟。

他们尽情的在公园里游玩着、说笑着,他们更是享受着一阵阵微微的秋风……

突然不知谁说了一句:快看!他们几个人随着前方看去。这是两个岔道的汇入口。

在他们几位大老爷们的眼前真是出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三个苗条漂亮、打扮入时的女孩并排走在他们前面,不知是谁是想刁难一下张玉良呢、还是故意给爱说爱笑的张玉良开玩笑呢?反正那天是他的朋友们连起哄带"架秧子"的给张玉良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还就得马上去做的难题:

"你要是能跟前面那位高个子的漂亮姑娘说上一句话,今天晚上我们哥几个请你喝酒!"

"啊!"张玉良猛地一惊。虽然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浪漫,可一看自己是摇着轮椅的双肢残废啊。心想人家可是一朵鲜花,怎能与我这残疾人搭话呢?

"好,就这么定了。"张玉良又一想就定了,他心中充满着自信,他可不是个窝囊人。于是快速摇着轮椅来到那位高个的姑娘身后。

他很有礼貌的向那位姑娘打了招呼。姑娘转眼一看是位不起眼的、还摇着轮椅的残疾人,就代答不理的傲气的很。这就越激发起张玉良的心劲。他想:我必须拿下,这顿酒必须喝成。

于是张玉良就心计一来:"姑娘,刚才我扔的一片树叶落到了你的肩膀上。"姑娘扭着脑袋羞涩的看了看。张玉良一看"有戏",就趁机向姑娘发起了"攻击"。这时张玉良才感到那姑娘,欣长健美的身材,优雅迷人的风度,尤其是那一头乌亮的秀发,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说回来也让那位姑娘惊奇的是,这位不起眼的残疾人竟然还有这样大的魅力!他的诗竟出口成章,深深地落在姑娘的心理。

那次在公园里一次玩笑带偶然的邂逅,张玉良那充满宽容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出口成文的诗句,不仅让张玉良与这位姑娘搭上了话,而且他们相互留了电话还成了朋友。

这些年来,张玉良驾驶着自己的"宝马"车,游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2019年8月22日

张玉良简介

张玉良,男,1957年9月生于北京。两岁时患小儿麻痹导致双下肢残疾。

他没有被命运折服,而是用拐杖支撑的跛行人生,歪歪斜斜的走出了家门,却有了完完整整的收获,他曾从事过工人、美工、产品设计、工会等工作。曾游历了许多名胜古迹,习惯把生活的闪光和自己的感受描写出来。因此不知疲倦的爱上了绘画和写作。并发表在诸多的报刊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交通警   朗诵会   宝马   下肢   轮椅   驾照   残疾人   北京   残疾   笑声   愿望   姑娘   团队   人生   社会   汽车   张玉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