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大师足迹——追忆国画大师高冠华先生

作者:郝嘉勇

寻求大师足迹——追忆国画大师高冠华先生

高冠华大师像 ——郝嘉勇作

今年8月23日是高冠华先生离开我们二十年的日子。

我在三十多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到高先生家拜谒,并有幸成为他老人家的学生。翻开1991年8月31日《中国旅游报》刊登的一篇《一味行神奋力追》文章,是高冠华先生为我撰写的专题介绍。引起我对他老人的怀念,他那慈祥音容笑貌婉在……。

深情地缅怀高先生——这位国画大师!

寻求大师足迹——追忆国画大师高冠华先生

张旭师母(左)怀抱郝嘉勇的儿子、高冠华大师(中)郝嘉勇(右)

高先生久负盛名,艺术成就具有很大影响力,其作品国内外广有收藏,成就堪称翘楚!

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这样评论高先生"在花鸟创作上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掘,保持着强劲的创作欲望,且继续探索创新之路,大有'衰年变法'的势头"。邵大箴先生讲“衰年变法”意指上世纪80年代浮躁之风,影响美术家的安心。而像李可染、叶浅予、高冠华等老一辈画家们以冷静之心,泰然处之、一如既往在研究传统基础上加以创新!

高先生的作品在构图上除了继承"潘派""创险"和"破险"风格外,在创新上融入了早年研习的西画表现形式,其黄、红、绿色彩的运用上有别于其他花鸟大家,晕染的画面让观者耳目一新。这也是高先生“'变法'之法"!

我喜欢高先生花鸟雪景,因为画写意花鸟画,前辈以雪景表现的画家不多见。每次去到先生家总是久久凝望他老人家的雪景图。如:《横塘初雪》《残塘飞雪》《飞雪夕阳边》在这些作品中鸟儿在寒冷池塘中似祈食、似听雪及簇拥依偎姿态,观者看了颇具有裹衣求暖的渴望,让人产生联想。高先生作品另一个特点:简中求繁,作品中内容虽然不多,但表现十分丰富,常以枝干编织画面纹理,简而不贫乏,精心构成。这是高先生在绘画游历中简中见繁"探其精英方可登峰造极"境界!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

寻求大师足迹——追忆国画大师高冠华先生

高冠华大师作品——《横塘初雪》

高先生不仅是优秀的艺术家,还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不与人争与己争"是高先生至理名言,体现出了高先生的气骨和修行。作为教育家不仅在绘画技法给予学生的答疑解惑而且在思想和作为上为人师表。他是这样要求自己,也对学生这样教诲。高先生的"不与人争与己争"有两层意思:一、不与别人攀比、不羡慕、不嫉妒;二、努力,坚持自己的探索绘画道路,砥砺前行。潘天寿先生说过"艺术品作为作者全人格之反应。无高尚之品格,深湛之学问,广远之见闻,刻苦之经验,决难得有不凡之贡献"。高先生前辈传承了思想,创造了自己之风格,也影响着后一代向他学习的人!

寻求大师足迹——追忆国画大师高冠华先生

高冠华大师作品-----《残塘飞雪》

高先生和张旭师母都是社会活动家,他们广泛团结社会知名人士共同推动全国美术社会活动、在国际、海内外交流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他们三次去日本进行美术交流活动,高先生由此获得"国际书画最高荣誉奖"。在海峡两岸对台的文化交流中无论与陈立夫会见及在台举办的个人画展,在台北文化大学的美术交流中均产生了积极影响,被誉为"国宝级大师"!1995年10月至1996年3月在美国旧金山及洛杉矶两地由南海艺术中心举办"高冠华八十寿辰书画巡回展",旧金山市政府授予高先生"中国美术大师奖"!除此以外,他们还在国内多次主持举办大型全国性美术展览、百米长卷活动以及笔会交流、学术座谈等活动,为推动社会美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寻求大师足迹——追忆国画大师高冠华先生

高冠华大师作品--——《横塘飞雪》

在缅怀高先生——这位国画大师去世二十周年的日子里,重温他老人家的艺术人生,作为学生的我,学习老先生的绘画技能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学习先生做人、学习高先生思想。淡泊明志,"品格高,落墨自超"。

高冠华先生艺术不朽!

2019年7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国画   衰年   旧金山   大师   师母   初雪   教育家   雪景   花鸟   品格   飞雪   足迹   美术   思想   作品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