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7.脊中(督脉 )


「针灸」7.脊中(督脉 )

别名

神宗、脊俞、脊柱。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 在第十一椎节下间 ,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刺入五分,不可灸 ,灸则令人偻。”

定位

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灸」7.脊中(督脉 )

释义

脊为椎骨。

中,中央之义。

脊柱共有21椎,本穴在11椎之下,适当其中,故名之。

注意:古今脊柱区别如下:

现代医学的脊椎:

颈椎7节,胸椎12节 ,腰椎5节 ,骶椎由原来的5节融合为1块, 算作1节 ,尾骨由4块融为 1块,共26节(33块)。

古代的脊椎:

《针灸大成》 中记载:“大椎至尾骶骨穴,共计二十一椎,通作三尺。故谓人为三尺之躯者,此也。上七椎,每椎一寸四分一厘,共九寸八分七厘。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厘,共一尺一寸二分七厘,下七椎,每椎一寸二分六厘,共八寸八分二厘。”

古代认为的脊椎是21节,和现代医学所指脊椎概念不同。

「针灸」7.脊中(督脉 )

「针灸」7.脊中(督脉 )

主治(与悬枢相似)

《针灸大成》曰:“脊中……主风痫癫邪,黄疸,腹满,不嗜食,五痔便血,温病,积聚,下利,小儿脱肛。”

温补脾肾之功,主治腹泻,腹胀满,不思饮食,痢疾,便血,小儿脱肛,黄疸,癫痫,腰痛,强直性脊柱炎……

与悬枢功用略同。

临床应用

《铜人》:禁灸,灸之令人腰伛偻([yǔ lǚ]指弯腰曲背)。因其处肌肤薄浅,易于深灼。髓灼则镂矣。

上文中,皇甫谧也提出此穴禁灸。

预告

中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督脉   神宗   针灸   之义   骶骨   节下   大成   尾骨   椎骨   胸椎   黄疸   脊椎   脊柱   小儿   现代医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