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有痞气,可用枳实消痞丸

痞这个词,用于人,可组词痞里痞气、地痞流氓等,有不正经之意。用于病,它也邪气十足,像个无赖驻扎于腹,让人感到非常苦恼,比如痞硬(就是结成硬块),痞胀(郁结胀闷),痞结(腹内郁结成块、阻塞不通),痞塞(郁结、阻滞不通),痞满(郁结懑闷)等。


所以痞在中医上是指胸中懑闷结块,堵塞气机的一种病症,只因脾胃虚弱,气机升降的功能失调,寒热互结(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气壅湿聚,便易导致痞块。


胃里有痞气,可用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丸,载于金元名医李东垣《兰室秘藏》,具有行气消痞,健脾补虚,平调寒热之功效。用了它后,脾虚气滞湿聚得除,寒热互结懑闷得解,心胸开畅,忍不住开心的想笑,故又名失笑丸


其表现症状为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的病症,都可用此方治疗。心下,可包括胸心以下至上腹部区域,甚至小腹满闷不适等。


胃里有痞气,可用枳实消痞丸

组成:干生姜、甘草(炙)、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各6g,半夏曲、人参各9g,厚朴(炙)12g,枳实、黄连各15g;


此方大有来头,为三个名方之核心加厚朴、麦芽曲、半夏曲而来。这三个名方是:


1.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半夏泻心汤(半夏 黄芩干姜 人参 炙甘草 黄连 大枣);

2.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的枳术丸(枳实,白术);

3.益气健脾,祛湿和中的四君子汤(人参,白茯苓,白术,炙甘草)。


三个名方减清湿热之黄芩,滋腻之大枣,加除湿滞伤中,气滞腹胀便秘之炙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再将降逆止呕的半夏改为散结和胃的半夏曲,并加健脾消食的麦芽曲助力,所以是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症的妥妥组合。


本方多味合用,消补兼施,辛开苦降,寒热兼治,无论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还是大便不畅,都得到改变,人体因此而倍感舒适,笑的欢,跳的有力。由此,房间(胃)通风状况良好,寒温适调,干爽适宜,不管里面是幽门螺旋杆菌,还是那个痞兮兮的结块再也找不到呆下去的理由了,黯然离去。


胃里有痞气,可用枳实消痞丸

【医案】陆某,男,47岁。


主诉:消化不良,食后胃脘胀伴反复腹泻5年。


病史:患者1987年做胆囊手术,术后曾2次胃出血,纳食减退,食后腹胀,且经常腹泻。在日本检查诊断为反流性胃炎,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苦于上述病症,故来诊治。


诊查:胆囊术后,经常食后腹胀,纳减,易腹泻、头晕、自汗;苔薄黄;脉细。辨证:术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胃之受纳、腐熟和降功能紊乱,胃腑浊气扰动、清阳之气不展,致心失所养、心气虚弱而汗出、头晕。


中医诊断:痞证(脾胃虚弱)。


西医诊断:胆囊术后,反流性胃炎,治则:调脾胃,理气健脾,和胃运中。


用上药3剂纳增,腹胀改善,6剂后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枳实   平调   厚朴   半夏   白术   寒热   黄芩   脾胃   胆囊   麦芽   甘草   术后   病症   人参   虚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