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受损来谈“虚不受补”


人体的火大致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实火用苦寒直泻,但现实中可应用者较少。而虚火则相对复杂一些,因为有五脏不足,同时也有阳气过盛的一方面,所以需要医者去仔细分辨轻重。


所谓的虚火,就是指因某个脏腑虚损,阴不承阳所引起的内火,可用甘凉濡润法清补,明·缪希雍以及温病学派的医家最是擅长。但选择清凉之前,我们还需要再仔细看看人体虚的那一方面,尤以脾胃方面最为常见。


从脾胃受损来谈“虚不受补”


所谓李东垣的中虚阴火理论,顿悟往往也在一瞬间。因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也是其余四脏的调和剂。脾胃每天都得饮食的冲和之气来滋养各脏气血,所以无论脏腑本脉还是四时平脉,都兼有脾胃的缓和之象。


假若脾胃受伤,一则影响中焦阳气上升和水湿的代谢,从而出现《内经》中“飧泄”“䐜胀”等症状,这是阴阳悖逆,中下焦缺乏交换通达的缘故。中气下陷,土乘肾水,以至水不足而心相火皆旺,从而又出现小便浑浊、妇科、男科以及东垣书中所记载的那些“身热而烦、气高而喘”等症状,由是虚火内生,亦不足为奇。


另外,脾胃受损,饮食乃至药物的吸收也都成问题。吸收不好,则饮食渐少,肌肉日消,而四肢痿软不用。药物也是一样,尤其是在中阳不运的情况下,不用人参、白术、干姜、半夏等健运中阳,反而以清凉滋腻为主,选用补血养精之品,譬如熟地、枸杞、黄精、阿胶、鹿角胶、菊花等,这就是在没有考虑脾胃受损的前提下而妄图用药,违背了自然之理。当然也不是在纯粹排斥滋阴,这些药我自己也经常用,但是需要在用前提前诊一诊右关尺阳气的情况,如见涩小微弱等阴脉,则不应以养阴为主,或是需要配合其他来综合使用,以免药物被黏滞脾胃不消,反生胀满。如此药物不但不能补益对应各脏,反而黏滞中焦,如枸杞、桂圆、萸肉、鹿角胶之品所带的一部分火性也会随即上升,再加上滋腻碍胃,本身因脾胃不运则引起的那部分虚火就会愈加严重,很容易造成百姓所说“虚不受补”的假象。


从脾胃受损来谈“虚不受补”


其实虚而补之,是经典流传下来非常正确的治疗方式,而且针对不同脏腑的虚损,也都有其各自对应的方剂和药物,但治疗前,总归还是先考虑照顾到脾胃的情况,如此才不会出现“虚不受补”或“补而上火”的问题。另外,还需要再强调一下:脾胃受损是当代人的通病,也是造成各科内伤杂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脾胃论治,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无论是什么中医门派,也都不能忽视后天运化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得脾胃者得天下”,真实不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脾胃   中阳   中焦   火性   干姜   虚火   脏腑   阳气   枸杞   清凉   药物   仔细   人体   饮食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