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虽不能收获圆满,但也要走在朝圣的路上

近期看了日本稻盛和夫的书《活法》,虽然是日本经营之圣、超级企业家所写的书,但书里面无不透露着佛学智慧和中国的阳明心法,所以很值得推荐。


人生虽不能收获圆满,但也要走在朝圣的路上


首先我们强调善良是人的天性,不管做什么行业,人的思想一定要先摆正,不能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即使有些与生俱来的动物习性很难攻克,行为上做不到至善至美,但起码人是已经立下了弃恶从善的决心。所有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每天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反省,一步步的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众生凡人的可悲之处就在于此,就是说,心相,心态这东西实在不易改变,能够懂得自我反思的人还是很少,心态不变,所以坎坷、曲折的人生还将继续。


稻盛和夫认为:我们要始终带着一颗比降生时稍稍善良、稍稍美丽的心灵离开人世,从生至死都要尽力去思善行善,陶冶人格。使人生终点时灵魂的品格比起点时有所提升。宇宙和自然之所以授予我们生命,就出于这一目的,如此而已。而在与“提升心性”这个巨大的目标相比,我们个人在世所积累的财富、名誉、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


人生虽不能收获圆满,但也要走在朝圣的路上


如果一个人寿命是80岁的话,稻盛和夫还将其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年,是从诞生起,到独立迈步人生这个时期。


第二个阶段从20岁到60岁的40年,是悉心钻研、奋发努力、为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时期。


第三个个阶段,从60岁开始的20年,应该是为死亡(灵魂新的旅程)做准备的时期。


如同从出生到踏入社会要花20年的准备时期一样,迎接死亡也需要20年的准备时期。因为人死肉体消亡,但灵魂永存不灭。这个可以说是信仰的力量,而在我看来,现世的死亡,归根到底,无非是意味着灵魂开始新的征程,臭皮囊没了,但附带因果能量的灵魂还会继续轮回。


人生虽不能收获圆满,但也要走在朝圣的路上


佛,菩萨说白了其实就是更高纬度的智慧,人是三维,佛预估是七纬以上,虽然很厉害,但也是改变不了因果的。不然地藏菩萨也不会等全部生灵都圆满后,才自愿成佛了。


人的一生本身就是命运和因果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因果个人承担,丝毫不爽。《玉历宝钞》书上就记载有这种情况,有人下地狱经审判后准备受刑,但因为会背诵佛咒,地狱使者竟然都惩罚不了他。但后来还是选择将其重新投生,母胎夭折,等忘了佛咒后再行处罚,真的是一点也逃不了。


所以,对于后20年的最后光阴以及死后灵魂的重新旅行,稻盛和夫彻底选择了出家,就是为了再次学习人生的意义,为死亡做好准备。


但是出家也有问题的,不是头一剃,心中的事就彻底的一了百了了。后来稻盛和夫发现自己,无论再怎么努力持戒,勇于精进,花几百个小时去坐禅,最后仍不能踏入悟境。他说像他那样意志薄弱、无法完全摆脱烦恼的人,为磨炼心志,无论做多少好事,还是做不到完全消除私欲、时刻以利他之心行事的境界,我们普通人就更是如此了。无论怎样努力持戒也难免破戒。人往往就是这么愚蠢、脆弱、不完美。


人生虽不能收获圆满,但也要走在朝圣的路上


但是,稻盛和夫认为即使是这样,其实也不要紧。我们朝着参悟的境界努力,最终达不到那样的境界。但只要坚持朝那个方向努力,决不半途而废,这种精神本身就非常可贵。


即使没能完全守戒,但要有努力去遵守的愿望,非遵守不可的想法,没能遵守时真挚的反省、自责,这些才是非常重要的。抱着这种心态度过每一天,那么,就算到不了悟境,也能很好地磨炼心志,得到救赎。通过出家、修行,会对这一点产生更多的信念。


神佛或宇宙的意志,并不是要爱已经成就了某种事业的人,而是爱努力想要去达成某种事业的人。想要达成却没能达到,反省自己的不足,从明天开始依然坚忍不拔,朝想达成的目标继续努力。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拯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弃恶从善   人生   心志   日本   因果   菩萨   圆满   意志   宇宙   善良   境界   心态   时期   灵魂   路上   阶段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