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降尿酸的最好“时机”,痛风患者一定要把握好

1972年,美国的一项研究随诊观察了120例健康男性的血尿酸变化,分别在2月和7月每隔两周测定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06微摩尔每升和420微摩尔每升(请注意这是1972年的数据,现在的血尿酸水平明显更高),平均变异系数为17.5%,而重复全年每个月的血尿酸测定变异系数只有3.6%,提示血尿酸的浓度变化存在季节性差异。

秋天是降尿酸的最好“时机”,痛风患者一定要把握好

中医对痛风发作的季节性变化持相同的观点。《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人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历来重视节气转换时的气候变化,认为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常常是宿疾复发与疾病转危的关键时刻。众所周知,痛风的急性发作和湿热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是饮食还是气候,夏天都是湿热最盛的季节,我们在夏天积累了满满的湿热,于是在秋天迎来了痛风的爆发。秋分之后,白昼开始短于黑夜,阴气加重,痛风也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

秋天是降尿酸的最好“时机”,痛风患者一定要把握好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季节性发病倾向主要和气温、气压和湿度三个指标有关,其中气温变化是主要原因。尿酸盐的溶解度和温度有关,37摄氏度时,尿酸盐的溶解度为408微摩尔每升,25摄氏度时,尿酸盐的溶解度下降到只有200微摩尔每升。气温越低,尿酸盐的溶解度越差,尿酸就越容易结晶沉积,诱发痛风。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摄氏度以下(北方温度下降的更多),昼夜温差高于10摄氏度以上。正是:乍暖还寒,痛风最难将息。

秋天是降尿酸的最好“时机”,痛风患者一定要把握好

专家提醒:现在,应该是一年之中痛风降尿酸的最好时机了。在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时节到来之前,把身体各脏胕的机能调到合适的状态,为血尿酸的降低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就是痛风治未病的一种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尿酸   黄帝内经   长江流域   痛风   宿疾   溶解度   秋分   湿热   季节性   关节炎   摄氏度   系数   时节   气温   时机   患者   温度   秋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