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乐清:向险逆行,为患者尽最大努力

林乐清:向险逆行,为患者尽最大努力

林乐清主任医师

林乐清,200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院外科第四党支部书记,杭州市第一批援汉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曾荣获新时代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杭州市百名最美医师、杭州市卫生系统“千优”健康卫士等多项荣誉称号。

除夕之夜,义无反顾踏上出征路

“凡是危险困难的岗位党员先上,支部书记最先上。”林乐清始终以身作则。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林乐清除夕之夜接到次日出征的指令,他没有丝毫犹豫,匆忙告别家人后从老家赶回杭州,只用了 20 分钟就做好了临行前的准备。

林乐清抵达武汉后放下行李,第一时间与对口医院(武汉四院古田院区)取得联系。该医院的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 ,需要进行隔离观察的患者数量持续增长。林乐清和队员们接管了专门收治疑似新冠患者的全部病区。他迅速带领队员适应内部环境、熟悉信息系统和掌握救治流程,反复演练防护方案案,仅仅经过2天的准备,所有医疗队员全部进入病区上岗。

林乐清所管辖病区的1例危重症患者需要转院,但是,转运风险很大,患者一刻也不能脱离供氧,而且从古田院区到金银潭医院车程有30多分钟,医护人员都捏了一把汗。林乐清向患者家属说明情况,询问家属愿不愿意冒风险转院。电话那头,家属哭了,连声说“愿意愿意”,希望能为他多争取一次机会。“患者的命都交到我们手上了,即使只有1%的希望,我们都要尽 100%的努力。”林乐清跟同事们说。他马上与重症组组长、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杨向红主任一起联系120救护车,做转运准备工作 。当得知120救护车上没有呼吸机也没有氧气时,他通过浙江驰援医疗队调来了国家救援队的便携式呼吸机。

几经周折,转运呼吸机解决了,但没有供氧源怎么办?大家想到了钢瓶氧气。可一般转运用的小氧气瓶根本维持不了30分钟 ,林乐清与医院供氧中心协商之后,他们给患者调配了两个最大号的钢瓶,近一人高 ,需要几个男生一起抬才能搬得动。

20分钟紧锣密鼓的准备中,120救护车来了。医护人员反复确认患者安全之后,把患者送上了车,由一名医生和两名男护士随车护送。当120的呼鸣声响起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直到金银潭医院那边传来患者安全到达的消息之后,所有人长舒一口气。林乐清的心也才放了下来。

从2020年1月25日至3月22日,在武汉的57天里,他和团队先后管理了3个重症病房,收治患者293例,其中重症156例、危重症65例,累计治愈 出院患者252例。这也创造了浙江省援鄂医疗队的“四最”——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数量最多及出院人数最多。

这份殊荣,是肯定,是光荣,

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医疗资源全部倾向新冠肺炎治疗,保证住院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那么,居家的其他市民呢?林乐清得知不少武汉市民面临“看病难”的问题后,他提倡进行互联网远程问诊,开启医疗支援的新模式。林乐清联系自己所在工作单位(杭师大附属医院),为武汉市民举办了一场多学科专家在线的互联网问诊公益直播,据统计,直播当天全国28省市有8.4万人次在线观看,其中有2.5万人为武汉市民,杭州的专家们为武汉市民们进行了在线心理疏导、医学诊疗和健康教育等专业医疗服务。

2020年9月8日,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林乐清应邀出席,从李克强总理手上接过奖章和证书时他十分激动。“这份殊荣,是肯定,是光荣,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武汉抗疫,是我宝贵的人生经历。”林乐清说,在武汉经历的一个个难忘瞬间都已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流淌在他的血液里,鞭策着他,鼓舞着他。作为一名党员,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冲在前线,是他的光荣!接下来,他会将这份荣誉深藏心底,重新开始,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履行医者使命。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林乐清在武汉的抗疫故事被媒体报道出来后,在为他点赞的网友中,有不少是他曾经治疗过的患者。李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李老先生在给林乐清的感谢信中写道:“高血压病多年,一直是林主任给我看诊,他不但医术好,人也非常绅士儒雅,一边看病一边会和我说些生活上的琐事,让我不要紧张。还主动把他的手机号留给我,如果病情有变化就可以找他。”李老先生只要看到报纸上有关于林乐清的报道,就会收集起来,每过一段时间就送给林乐清。林乐清说这让他非常感动。

林乐清一直向科室的同事们说,“监护室的大门虽然常常紧闭,家属也不知道医生、护士在做什么,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我们手上的这三件事:病情危重的患者,我们要为他争取好好活下去的机会;预后有望、准备手术的患者,我们要为他们做好一切保障工作;将要走向死亡的患者,我们要让患者有尊严地好好离开。”

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患者家属,都会因为疾病的折磨心力交瘁,如果医生或护士能够作为倾听者,也能让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减轻负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林乐清说,“对于患者和家属,我们不仅要治疗他们身体的‘痛’,更要治疗他们心里的‘痛’!作为一名医生,‘被需要’能让我获得强烈的自身价值感,这可能是我从医多年发现这个职业最吸引我的地方。”

通讯员: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谢婵婵

100周年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大庆之年。这一年注定将成为历史上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印记。在卫生健康工作者当中,党员群体在科技攻关、治病救人、健康扶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中,始终冲在第一线,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担当。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联合推出“红色百年 · 医者榜样”系列专题报道,聚焦他们中的 100 位党员。

他们,也许是三甲医院院长、也许是学科带头人、也许是基层医院的医生,也许已到耄耋之年、也许风华正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共产党员,都是医者榜样!我们通过记录他们的事迹,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卫生健康领域共产党员初心如磐、为健康中国奋斗的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古田   患者   医疗队   杭州市   病区   医者   武汉   杭州   肺炎   疫情   共产党员   家属   重症   党员   努力   医院   林乐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