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前沿技术(一):冠脉植入可吸收支架圆满成功

前言

新春新气象,牛年“牛”精神。

牛年之初,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积极发扬“三牛”精神,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凭借建院多年的技术实力和专家优势,

连续开展多项前沿医疗技术,

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今日起,将发布系列前沿医疗技术,

助力心血管病患者早日康复!


心脏支架手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对于适合安装支架的患者来说,安装支架对于控制病情和缓解症状是非常有效的。但传统支架一般都是金属支架,植入后需要长期服药,并且支架要一直保留在体内,患者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顾虑,这也成了支架患者的某种“心病”。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人们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心脏支架——可吸收降解支架。它不仅能对狭窄的血管进行物理支撑,又能释放出药物防止血管再狭窄,更主要的是还能缓慢降解被人体组织吸收,使患者真正告别“金属心”。


近日,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成功为两位冠心病患者分别植入了可吸收降解支架,收到了很好的术后效果,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前沿技术(一):冠脉植入可吸收支架圆满成功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冠脉植入可吸收支架圆满成功


2021年3月5日上午10:35,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为一名66岁的男性冠心病患者成功植入两枚心祥支架(可吸收降解支架),术后效果良好。


据了解,该患者前期因胸痛不适入院,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其左冠回旋支100%闭塞,右冠近段和远段分别有80-90%和75-85%的狭窄,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将会导致心肌梗塞,危及生命。


“我们采用了当前先进的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了检查,然后通过检查结果进行血管评估,决定先在左冠回旋支开通后进行药物球囊扩张,再在右冠严重狭窄病变处放入可降解支架。”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徐东进主任介绍,“可吸收降解支架在完成‘使命’后,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被人体吸收。”


据介绍,此次手术采用的Xinsorb(心祥)支架是由葛均波院士领衔的团队研制的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这种支架植入体内一段时间后,可对狭窄的冠脉血管作机械性支撑,同时释放药物防止再狭窄,之后缓慢降解并完全被组织吸收,最后血管结构功能完全恢复。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前沿技术(一):冠脉植入可吸收支架圆满成功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前沿技术(一):冠脉植入可吸收支架圆满成功


随着第一台可吸收降解支架手术的圆满完成,当天下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又为一名47岁的男性患者成功植入心祥可吸收降解支架。患者反映术后胸闷、胸痛症状消失,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孙宝贵教授介绍,相对于金属支架,可降解支架置入血管一年后,可完成对血管的重塑,并会逐渐降解,被机体吸收,患者也无需终身服药。虽然可降解支架有这么多好处,但由于操作的难度和适应症的严格要求,患者一定要按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采用,不可盲目。


可吸收降解支架心脏介入治疗的一次革命


传统的医用支架主要有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虽然它们的诞生和普及挽救了无数心血管患者的生命,但也存在一些无可避免的弊端。比如,这类支架不能通过手术取出,必须伴随着患者一生,而且对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也会带来一些制约。


另外,如果植入不当,还会对血管内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对患者远期预后带来影响。如果造成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就需要再次植入支架或者搭桥术。


研究表明,冠脉支架并不需要永久在人体内“服役”,介入术后6个月,基本就完成了血管支撑和药物缓释的作用。如何让冠心病患者真正告别“金属心”,重启美丽人生?科学家们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致力于研发出让患者受益的新型支架产品。


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可降解支架的概念。21世纪初,有医疗公司推出了新型的生物可降解支架。这一新型支架以聚乳酸为基础材料,通常2~3 年左右可在体内完全降解,最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随着正常的代谢排出体外。


可降解支架能使血管由“再通”变为“再造”,有效抑制支架内膜增生,极大的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介入手术的发生率。这一重大发明,必将为心脏介入治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会造福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


新型可降解支架具体有哪些优势?


1恢复血管正常功能

可降解支架的溶解期是2~3年,植入后支架会逐渐被血管内皮细胞分解吸收,最终变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会永久地破坏血管功能,血管的弹性在支架降解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2无需长期服用血小板药物

可降解支架能够在人体内彻底分解,所以无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但如果本身存在三高等基础疾病,为了防止动脉再次狭窄,仍需坚持服药控制。


3血管再堵塞概率低

而可降解支架由于能够降解,因此发生再狭窄的几率低。


4可重复放置支架

可降解支架在放入后2~3年可彻底溶解,因此当再次发生堵塞时,能够重复置入支架进行治疗。


5不良反应少,心绞痛发生率低

很多人担心可降解支架属于新技术,不良反应会更多,但其实可降解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的作用原理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二者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并且,支架完全降解后,血管内腔的面积会增大,术后心绞痛的发生率也更低。


6不影响CT、MRI检查

由于不含金属材料,生物可吸收支架不会影响患者进行CT、MRI等多项检查。


新型可降解支架的适应症

原发冠状动脉病变(以前病变位置没有进行过支架植入),单个支架能够解决问题的长度≤24mm、TIMI≥1的狭窄病变,并且血管直径2.75mm-3.75m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支架   心胸   远大   上海   牛年   医院   冠心病   术后   狭窄   血管   圆满   药物   患者   手术   金属   医疗   前沿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