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2021年9月25日~29日,第24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CSCO学术年会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在云端举办。本届大会以“聚焦创新研究,引领原创未来”为主题,旨在引领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9月18日,“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成功举办,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何志嵩教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周芳坚教授

(按姓氏拼音顺序)携手领域内多位权威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现本文整理会议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主席致辞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何志嵩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在主席致辞时表示,虽然疫情限制了过去一年的学术交流,但免疫治疗药物与抗体偶联药物(ADC)在尿路上皮癌(UC)领域中的突出表现却让我们为之振奋,特别是国创ADC维迪西妥单抗,其疗效数据惊艳,使得我国相关研究进展几乎同步于国际一线水平。由跟跑到领跑,期待领域内同道能够为国际学术界展示更多来自中国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篇章一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治疗新亮点”的主题讲座中,西安交大一附院贺大林教授分享了团队应用蓝激光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切除术中的相关尝试与探索。近年来,以红光为激发光源的光动力治疗临床研究已在国内外同步开展,而有证据显示,10 mW/cm2蓝激光-5ALA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是同功率红激光的近3倍,并在气化切割可见肿瘤的同时,杀灭不可见的肿瘤细胞,是极具潜力的一种治疗选择。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类器官可更好地在体外模拟体内器官,保持稳定的遗传信息和异质性,是一种更新、更可靠的体外研究模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教授认为,膀胱肿瘤类器官药物筛选平台的构建对药物研发与部分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探究意义非凡,目前团队已在SRT1720、SIRT1、KDM4等对膀胱肿瘤的作用与影响中有所发现,详细研究结果值得关注!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对于新辅助化疗后达cT0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治疗,医科院肿瘤医院寿建忠教授推荐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他认为保留膀胱虽然可能是安全可行的,但其后续治疗方案仍然值得探讨,另外cT0与pT0和pCR的一致性有待进一步优化。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关于NMIBC患者的治疗,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李响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临床医生应更精准地评估疾病进展风险,在患者充分知情的前提下,为高进展风险人群尽早实施保留功能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对其进行全程随访与管理,如此才能确保患者的获益最大化。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谈及机器人辅助全腔内原位新膀胱术,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汪朔教授总结了自身应用该术式4年中的所感所得:第一,技术整体安全可行;第二,术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第三,能够保留女性盆腔脏器,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第四,开展时应重视输尿管、肠管血供保护等。

篇章二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目前新辅助治疗依然是MIBC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单药与多药联合何为更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化疗时代,联合优选;免疫时代,联合化疗多药疗效似乎更好,但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在ADC时代,ADC改变了晚期UC的治疗格局,其联合免疫将带给我们更多希望。他说道:“精准人群筛选与全程模式至关重要。”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TUR手术与局部放疗仍然是MIBC保膀胱策略的核心,而患者的保膀胱需求也对手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虞巍教授强调,随着未来治疗手段的逐步增加,我们仍需以MDT团队为基础,综合分析患者的影像学与病理结果特点,并准确评估患者危险分层,以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方案并为其进行高质量的临床治疗。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随着药物与生物标记物的发展,UC也逐步进入到了精准治疗的探索阶段。结合现有研究数据,福建省肿瘤医院陈誉教授分析道,ADC兼具靶向及细胞毒作用,在UC领域疗效显著,因此其即将开启晚期UC精准治疗新纪元。未来,极具潜力的AD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策略还将为领域内带来更多突破。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为晚期UC患者探寻更优治疗策略是临床医生的所思所求。对于一线治疗患者,急需明确免疫治疗获益人群;对于后线治疗患者,免疫联合策略有望实现更多突破。除此以外,天津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王海涛教授还着重强调了全程管理与精准化管理策略对于破局UC免疫治疗长生存困境的重要作用,事实上目前已有多项相关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在“MDT中的尿路上皮癌——从器官局限到转移性疾病”的主题谈论中,上海新华医院齐隽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继彦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何立儒教授分别以泌尿外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与放疗科医生视角分享了自己的相关观点,他们既明确了所涉学科的分工与价值,同时还强调了多学科合作对攻克领域内难题的重要性。

篇章三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在该环节中,来自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的徐文浩教授首先分享了一项由其所在团队开展的关于膀胱癌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基础研究成果。结果显示,高ADCYAP1甲基化水平患者免疫治疗获益更为显著,提示ADCYAP1甲基化水平可作为评估膀胱癌患者免疫治疗是否获益的生物标志物。该研究无疑为膀胱癌免疫治疗急需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指导证据。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而后,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周莉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患者的最新疗效与安全性数据。C014研究结果显示,21例患者的最佳疗效为85.7%,20例患者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为75%,其中10例一线治疗患者的cORR为80%;在安全性方面,整体可控可耐受,数据亮眼。

追求卓越,引领前沿丨2021 CSCO尿路上皮癌专场会议精彩回顾

另外,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段荣教授分享的“ZKAB001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晚期UC一线治疗的Ⅰb期临床研究”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结果显示,10例可评估疗效患者的ORR为57%,DOR为100%,目前患者最长PFS已超9个月;在安全性方面,患者整体耐受性较好。由于研究入组尚未结束,更多结果值得期待。

小结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过去一年中,领域内专家学者怀揣医者初心,以中国智慧向世界医学界贡献了令人信服的中国数据,其中多项研究进展甚至领跑国际前沿。事实上,空有庞大患病人群却无高级别治疗证据的尴尬局面已成为过去,而对于未来我们满怀期待,期待着

UC

领域的研究者能够再攀高峰,为中国乃至世界患者带来更具突破性的疗效数据!

编辑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 可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华西   北京大学   膀胱癌   肿瘤医院   膀胱   晚期   精准   专场   疗效   中国   肿瘤   免疫   患者   教授   会议   医院   数据   精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