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教科书才见得着的罕见病例,被俞老遇上了

世间肿瘤千千万,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身体不能得的,像之前也有介绍过门诊遇到的心脏癌的患者,今天我们又来介绍一个较为少见的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翻教科书才见得着的罕见病例,被俞老遇上了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介于血管肉瘤和血管瘤之间的肿瘤。该病为多灶性血管肿瘤,好发于肢端深部软组织、皮肤、肝脏、肺、骨等部位。皮肤可呈单发或多发性缓慢形成的丘疹或结节,皮肤损伤较罕见,常多见于中青年。


而目前针对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还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手段是依靠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上根据病情需要,可以使用化学治疗或者是放射疗法等进行综合辅助治疗。通过手术为主的治疗,患者有相对较高的5年总生存率,表明这种疾病通常还是惰性的,然而部分胸膜和淋巴结受累的患者生存期则显著缩短。


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病历便是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般患有此病的患者临床表现多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发作性呕吐、上腹痛、体重减轻,体征可以发现肝脾肿大,少数病人会出现黄疸,晚期的病人会全身衰竭。


该位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未及时检查发现,直至体检发现肝硬化时已错失肿瘤手术最佳窗口期,因此西医建议手术结合辅助化疗或放疗,患者和家属寻中医治疗,但中医治疗疗效不佳,1个月前病情突然加重,逐渐出现腹部胀满。其实患者整个病程并不长,但病情凶险,病势严峻,1个月的时间已出现了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脾大、腹水等症状。


简单说说患者的基本情况,患者为31岁女性,于2020年10月体检发现肝硬化,查因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乙肝病毒未见。至中山三院行肝穿刺术,未明确病因。2021年2月(3个月后)出现脊柱疼痛,外院MR提示椎体多发病灶,胸椎1、3、8、12椎体,腰椎2、5,骶椎1、2多发异常信号灶,医生考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行肝穿刺病理确诊。患者拒绝西医治疗,外院行中药、针灸调理,疗效均不明显。1个月前开始出现腹部膨隆、腹胀,外院检查腹水较多,体重上升5kg。于外院中药调理,疗效不明显。遂来就诊。


通过一周的系统治疗,患者体重下降,腹围逐渐缩小,腹痛、腹胀、呃逆明显改善,神疲乏力、四肢倦怠也有一定改善,胃纳明显好转;大便通畅,小便增多;睡眠本来是平卧气喘,现在已经可以平卧,但腹部膨隆还是影响翻身。


切脉针灸的治疗还是以整体调整的思路,局部深入精细调整,目标四部脉调整至平脉。局部选穴,当加强疏通中焦,补中有通,通中有补。选穴中,章门、京门、带脉,是非常重要的穴位,能强劲的调整胸腹部的气血。中药处方以六君子汤和五苓散加减,补泻并重。


目前,患者还在继续坚持治疗中,我们相信坚持治疗,未来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平卧   内皮   腹水   肝硬化   静脉曲张   西医   病例   教科书   疗效   腹部   病情   肿瘤   罕见   血管   中药   患者   手术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