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管理才能逢凶化吉,带病生活照样颐养天年

坚持管理才能逢凶化吉,带病生活照样颐养天年


我今年83岁,2型糖尿病病史18年,15年前诊断为重症戊型肝炎,10年前患腔隙性脑梗死,6年前因胸痛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同时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16年心梗住院治疗之后,我先后两次住院治疗,即2018年9月因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住院5天,2019年12月因右侧股骨头缺血坏死及腰椎间盘突出住院5天。


我一般半年按要求做1次糖尿病相关检查。现在生活能自理,武汉疫情过后还能和老糖友们见见面、说说话、散散步或打打太极,生活不亦乐乎。2020年12月,我参加社区老年人的体检,结果显示:身高170厘米,体重70千克,体质指数24.2千克/平方米,血压120/80毫米汞柱,糖化血红蛋白9.8%,空腹血糖9.0mmol/L,血糖控制没有达标,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随之,我于2021年1月25日前往刘佩文糖尿病工作室就诊,刘教授将我服用的诺和龙和卡博平等药物调整治疗方案,改为来得时晚上注射8单位,卡博平75毫克,一天3次;欧唐宁5毫克,一天1次口服。


我参加了刘佩文糖尿病工作室“三一照护”院外智能线上健康管理,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与学习,在花春英护士耐心设计监测方案的指导下,空血糖维持在7.0mmol/L左右,餐后血糖最高在14.3mmol/L,控制在9.0mmol/L左右。现在血糖平稳了,我感觉神清气爽的。


坚持管理才能逢凶化吉,带病生活照样颐养天年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刘佩文糖尿病工作室

主任医师刘佩文教授点评:

房其所的故事发人深省


83岁的房其所自2003年门诊时参加了新华医院糖尿病俱乐部教育学习至今,成为了健康自我管理的明星糖友。他边治疗边参加学习,收获很多。从刚参加学习时,血糖高、反应慢、说话慢、甚至口齿不清晰的状态,到血糖控制平稳,并参加病友知识比赛多次获奖,一度获得“学习明星”称号,并参加“明星病友”进社区交流活动。


他坚持学习至今,并积极传递健康行为。在他和王云银、喻春华的倡导下,自发组建了武汉青少年宫新华医院糖尿病病友晨练点,把课堂知识、运动锻炼以及与病友交流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受到了病友的积极响应,晨练点声誉武汉三镇。通过学习和运动相结合的治疗模式,他的血糖一度维持在空腹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6.5%左右。


遗憾的是,房其所误以为“学到了家”,康复了,像正常人一样,于是从2010年起,便自己停用了降糖药,也很少参加医院的学习,门诊复查也少了,一晃就是6年,而每天半片倍他乐克,一片阿司匹林,一吃就是10年。


惨痛的教训是把7年的学习治疗成果毁于一旦,自以为是地不参加学习,不定期复查,大错特错的是自行停药,又没复查,以致2016年因晨起胸痛(急性心肌梗死)住院,险丢性命。之后两次又因病及时住院治疗,至今相关检查资料保存完整,血糖监测也记录在册。


2021年1月,门诊调整治疗方案,并参加刘佩文糖尿病工作室“三一照护”院外智能线上健康管理,在糖尿病教育团队的管理与指导下,一个月后,他的血糖管理达标了。


开展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教育定义为“研究传播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社会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愿改掉不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2030中国在行动,我们在行动,大家在行动”。人人都要做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为何不能擅自停药


建议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如医院的健康课堂、订阅《糖尿病之友》杂志、糖尿病微信平台或线上院外健康教育管理等),明白医生合理地选择降糖、降压、调脂的药物是为了达到全面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等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不能擅自停药。要定期检查及监测血糖,如果检查发现并发症就可及时治疗,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有助于监控病情发展,为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增加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低血糖等);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信房其所的擅自停药教训可以让患者引以为戒。教育与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治疗糖尿病,让糖尿病患者少走弯路,不可自以为是,擅自停药,调整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是为对自己健康负责,同时一定要按时定期复诊检查。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哪些项目?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糖友定期检查的项目有哪些呢?


血压、脉搏

至少每周测定一次,高血压头昏时一般至少每天测定上午下午各一次;


血糖

血糖控制比较好的情况下,每周查一次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血糖控制不平稳及调整用药期间,需要根据血糖情况增加监测以帮助发现高血糖及低血糖的相关原因并予以及时纠正。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加上有并发症就要随时查,可以在健康照护师指导下监测每天血糖,直到血糖控制平稳。


血生化检查

血常规及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情况,


眼部情况

应包括眼底检查,每半年检查1次。


糖化血红蛋白

每三个月查1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查一下双下肢动脉的情况,最好自己学会检查足背动脉的搏动。对肝脏,肾脏,视网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平时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按时服药,使血糖处于平稳状态,尽量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最大和致死率最高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由于心脏神经功能障碍,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可能很不典型。


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也会出现头晕、多汗、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不适症状。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比常人高出3~5倍,约有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可见,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各种组织损害,尤其是给心血管系统带来的危害更严重。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存在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病变的“三者潜在“的等危风险,故有“糖心病”和“糖脑病”之称。很显然,病友参加教育与学习,学习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健康自我管理,给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颐养天年   血红蛋白   逢凶化吉   病友   并发症   血糖   心血管   糖尿病患者   平稳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药物   风险   医生   工作室   医院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