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话养肺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秋分的到来标志着秋季已过去了一半,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阴阳之气相当,天气会更加干燥,北方昼夜温差会达到10度以上。肺与秋季相通应,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养肺,其中防治秋燥是关键。立秋节气天气仍然很热,人感之多为温燥;秋分季节天气开始寒冷,人感之多为凉燥。治疗凉燥应以滋养肺阴、温养肺气为主,一般可通过以下几方面:

一、食补:

凉燥属于外燥,偏重在肺,其特征是体液缺乏,常表现为头痛鼻塞、无汗、唇燥、咽干、干咳、气喘等,所以平时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和滋肺阴的食物如百合、阿胶、山药、蜂蜜、梨、荸荠等。还要比其他季节适当多喝点温开水,保持肺和呼吸道的湿润。

秋分节气话养肺

二、药物调理:

治疗凉燥束于肺卫、痰湿阻肺不宣的常用方剂是杏苏散。该方偏于辛温,辛主发散,温能祛寒,所以适用于风寒外感所引起的咳嗽而吐稀白痰者。临床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外感风寒者。

三、防寒保暖:

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外感风寒最易经口鼻肌肤犯肺。民间虽有“春捂秋凉”之说,但对于少儿、老年人、虚弱病人来说,秋分时节昼夜温差大,还是要及时增添衣物,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秋分节气话养肺

四、起居有常:

秋分过后要注意早睡以收敛阳气,早起以舒展肺气,杜绝熬夜、睡懒觉等不良习惯,早晨起床后最好能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五、保持心情舒畅:

《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人们经常过度悲伤会伤肺,导致肺失宣降和肺气耗伤,出现胸闷气短、乏力懒言等症。因此要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悲忧,以避秋季肃杀之气。

总起来说,秋分养生重在养肺;秋分养肺,重在防凉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秋分   节气   易经   素问   外感   寒热   阳气   风寒   温差   昼夜   保暖   秋季   季节   天气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