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小小一粒中药,咽炎、肺炎、气管炎,都能调理,不妨看看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中成药“养阴清肺丸”,最早出处是的清代《重楼玉钥》,其主要成分为地黄、玄参、麦冬、白芍、川贝母、牡丹皮、薄荷、甘草,可以治疗干燥季节的上到白喉,下到咳嗽感冒。

如果做保健品,在干燥季节,别等咳嗽发生,稍微吃一点这个药,也可缓解干燥乃至避免干燥带来的疾病,甚至使皮肤的干燥都能捎带解决,是一种口服的“皮肤保湿剂”,因为“肺开窍于皮毛”。

只需小小一粒中药,咽炎、肺炎、气管炎,都能调理,不妨看看


这个药很甘甜清凉,特别是在干燥的秋冬,暖气很热、嗓子很干的时候吃它,你就知道什么是沁人心脾的感觉了。


中医里讲肺为娇脏。娇是娇嫩之意。

我们先看肺的结构,肺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肺腺泡,即肺的内在结构基本上是空虚的,故说肺为清虚之体。“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理虚元鉴》)

再看肺的战略位置,肺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正所谓峣峣者易折,树大则招风,位高则势危;

这还不够,肺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又外合皮毛,即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大部分门户均由肺负责把守。战线太长,战区太大,兵源、兵种调配不容易,确是难守易攻,真是难为了“相傅”还得兼武事。

只需小小一粒中药,咽炎、肺炎、气管炎,都能调理,不妨看看

燥邪”是“六淫”之一。

中医认为“肺主秋”,而秋季气候干燥,“燥胜则干”,易耗津液,容易出现干咳无痰、皮肤干裂、口鼻干燥等症。

初秋,易出现“温燥”,而秋分之后,就易出现“凉燥”。不管是哪种,都会伤津,伤肺。


人之所以怕燥,是因为燥最容易引起“上火”,所谓“燥热”就是这个意思,燥就是缺水,缺水自然容易上火,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润燥就是“去火”。

因此,这个养阴清肺丸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柔和的“去火”药,不管是肺炎、气管炎、扁桃体炎、咽炎,只要有咳嗽,但是没痰,或者咳不出来,为了咳出痰,把胸口都咳得生疼,即便有痰也是很少的白痰,不容易吐出来,再自己看看舌头,肯定也变得发干,缺少津液了,这个时候就是感染了燥邪了。

只需小小一粒中药,咽炎、肺炎、气管炎,都能调理,不妨看看

这个燥表现在肺就是肺炎,表现在扁桃体就是扁桃体炎,但内里的机制都是燥,所以吃养阴清肺丸不会错。

需要注意的是,咳嗽但没有痰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感冒初期,浑身发紧、怕冷,一点汗都没有,就像我说过的受了风寒之后的“风寒束表”,肺气被寒气闭住了,束缚住了,肺气不宣所以咳嗽才咳不痛快,痰也难咳出。

只需小小一粒中药,咽炎、肺炎、气管炎,都能调理,不妨看看

这个时候,先不要吃养阴清肺丸,而要吃通宣理肺丸,这个药的作用类似感冒清热冲剂,都能把被寒邪束缚的肺气给散出去,出点汗,肺气就开了,咳嗽吐痰也就痛快了。

但是感冒清热冲剂不能治咳嗽,通宣理肺丸却能兼顾肺气被束缚的咳嗽,因为其中有又能解表又能润肺的杏仁之类,在感冒初期吃,能及时把风寒散出去,表散得越彻底,以后遗留咳嗽、流鼻涕的问题越少。

养阴清肺丸没有解表的能力,所以最适合用于虽然身上感冒的劲儿过去了,但咳嗽却开始了,而且干咳无痰的人。

只需小小一粒中药,咽炎、肺炎、气管炎,都能调理,不妨看看

如果除了干咳,嗓子还红肿得厉害,自己也觉得火很大,那就再配点双黄连口服液,在润燥的基础上清热,这两个药配合使用,在春天的时候,天气转暖了,但久旱无雨,或者是秋天,暖气提前开了,一进屋就觉得燥热难耐,都可以吃。

其实,中医治燥是有春秋之分的,春天一般是“温燥”,秋天一般是“凉燥”。但现在供暖条件这么好,一年四季室内的温度都可以控制着变化不大,所以秋冬季也会兼顾清热去火,在感冒药里配双黄连口服液或者养阴清肺丸,都已经成了一年四季的常规。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分享快乐,锁定这里,

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养生科普开始。

我是中医内科赵医生,30年临床经验!

分享正统中医知识,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的话,

可以右上角的红色关注!您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肺炎   川贝母   牡丹皮   津液   扁桃体炎   冲剂   风寒   咽炎   口服液   燥热   气管炎   皮毛   暖气   嗓子   初期   干燥   中药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