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养心!先睡心后睡眼,养心才是入眠方

先睡心后睡眼,养心才是入眠方。

中医认为,失眠多为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致,所以调理脏腑,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归于正常,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症状。失眠属心神病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主神明及主血脉两方面。若心供血不足就会造成血不养心,心神被扰则烦,严重了就会躁动不安,不能眠睡。故尤应注意精神调摄,做到喜恶有节,解除忧思焦虑,保持精神舒畅,对治疗失眠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养心!先睡心后睡眼,养心才是入眠方


“先睡心,后睡眼”,这是宋代《蔡季通睡诀》中告诉人们的方法。至于怎样才能“先睡心”,孙思邈的经典著作《千金方》中说:“半醉酒,独自宿,软枕头,暖盖足。”就是说:小饮微醉,自然朦胧而睡;独自而宿,没有外界干扰,宜于静心;枕头舒适,腿足温暖,利于血液流通,身体感觉舒服,这都是“先睡心”的必要条件和环境,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息心、睡心也便不再困难。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养心!先睡心后睡眼,养心才是入眠方

肾虚还要从心补。

心与肾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被归为阳和阴、火与水的关系。心为阳中之阳,属火而藏神;肾为阴中之阴,属水而藏精。在脏腑气机升降运动中,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为生理之常,心肾不交、水火不容为病理之变。
 

苦味食品有益养心。中医认为“药食同源”,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食物既是美味也是良药,吃对了不仅可以果腹还能够调养身体疗疾。吃得得当,饮食便是最直接的调养身体。只要合理地摄取食物中的营养,便能增进健康,强壮身体,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味入胃以养五脏,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人们在通过食物摄取酸、辛、苦、咸、甘五味食品时大致是平衡的,其中当属“苦”味最不受欢迎,“吃苦”历来总与“受罪”相提并论,但是苦味食品可入心经而降泻心火,是养心饮食之首选。苦味食品就存在于日常饮食生活中,如苦瓜、莴笋、生菜、杏仁、荞麦、莲子芯等,只要我们合理选择食用,“苦”就能为“心”保驾护航。太咸太甜不益心,饮食甜咸要均衡,在人的日常食物中,甜与咸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味道。甜为甘也,在中医理论中,甘入脾,咸入肾,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由此可见甜与咸的重要性。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养心!先睡心后睡眼,养心才是入眠方


然而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即使是再好的营养,吃多了也对身体无益。因此太咸和太甜的食物吃多了,都会对五脏六腑之君主的心造成伤害。

吃了过多咸味的食物,就会使肾脏受到伤害,一旦肾水滞留,也就是说当肾虚导致水液停滞体内,不能正常排泄时,水气就会上逆停聚到胸膈,从而影响心阳,抑制心气,使人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而如果吃了过多甜味的食物,使脾胃难以承受和消化,又会使气血滞留在上焦心胸部位,最终导致心气郁结胀满,难以抒泄。
 

因此,嗜咸、嗜甜的饮食习惯都是不利于人身体健康的,而低盐、低糖的饮食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明智之选。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养心!先睡心后睡眼,养心才是入眠方

我是中医药科普胡医师,每日分享中医正统知识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有疑惑或需要解答的,欢迎私信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养心   睡眼   月满则亏   中医   脏腑   心气   脾胃   苦味   气血   心神   枕头   食物   身体   饮食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