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就尤为重要。

如何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肾病

一、如何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肾病

1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予以控制是糖尿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及时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如已经演化成早期糖尿病肾病对于血糖的控制就更是重中之重了,一旦演化到临床糖尿病肾病期阶段,出现大量白蛋白尿便不可逆转了。

2控制血压:

除了控制血糖之外,还必须控制血压,糖尿病肾病中高血压不仅常见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一环,血压正常的情况下对肾脏的压迫性就相对较小,从而能够减少白蛋白的流失。

3. 控制饮食:

少吃红肉多吃白肉,尽量避免牛羊猪肉,尽量改吃吃鸡鸭鱼肉这类,而相较动物蛋白来说豆类及豆制品中的植物蛋白更好,多吃豆类及豆制品。


二、中医对于糖尿病肾病认识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继发于消渴病,其病机是因为肾阴不足,阴损及阳,脾肾阳衰,水湿泛滥,成为水肿将之称肾消。一旦消渴发展为肾消渴后便不甚理想。


早在唐代的《外台秘要》中对于肾消的认识就已经颇为详细,并将治疗大法确定为以滋阴补肾的方法来治疗肾消。


《古今医统大全·消渴门·病机》中曰∶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上焦受病,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属于肺也,又谓之膈消病也。中焦受病,渴而饮食多,小便黄。经曰∶热能消谷。知其热在中焦,属于胃也,又谓之消中。下焦受病,初发小便淋下如膏油之状,小便浊而有脂,甚至面色黎黑,形瘦而耳焦,知其病在下焦,属于肾也,又名肾消。


《古今医统大全·消渴门·治法》中曰:下消肾也,小便淋浊,如胶油之状。东垣云∶下焦者,烦躁引火,耳叶焦干,小便如膏,肾水竭也,此为肾消,宜六味地黄丸之类。


现代中医除了延续《古今医统大全》中的治法之外,另外在阴阳两虚的患者则使用金匮肾气丸作为底方进行治疗。


除上述之外,亦有伴瘀血,痰浊等兼症的患者则需要随机应变,临证加减。

总结

糖尿病肾病是不可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重在预防,而中医对于糖尿病在预防和治疗上有着十分积极的疗效。

关注我,每天分享中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中焦   糖尿   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豆制品   豆类   重中之重   并发症   血糖   古今   血压   糖尿病   患者   中医   大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