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消渴病就是西医的糖尿病吗?

一、什么是消渴病?

消渴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情绪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内热为基本病机,主要病症见于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即尿味发甘为典型临床表现。消渴病是一种病程长、发病率高且并发症多的一种疾病,近年来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医最早对消渴病有了较为系统的认知,消渴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并且根据证候症状的不同,将之分为消瘅、膈消、肺消、消中等

《内经》认为消渴的病机为五脏虚弱、情绪失调、过度食用肥甘厚味所致,其病机主要为内热。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专立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

中医的消渴病就是西医的糖尿病吗?

二、消渴病会有什么影响?

消渴病根据疾病病位的不同,可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多饮病位在肺,中消多食病位在脾,下消多尿病位在肾。三者虽然各有偏重,但是互为因果,多能互为影响。

消渴病常病及多个脏腑,病变影响广泛,未及时医治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常可并发多种病证,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则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以及血脉瘀滞,痰瘀阻络,蒙蔽心窍,则发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综观消渴病的自然发病过程,常以阴虚燥热为始,病程日久,可导致阴损及阳,血行瘀滞,而形成阴阳两虚,或以阳虚为主,并伴血脉瘀阻的重证,且常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的消渴病就是西医的糖尿病吗?

三、消渴病是糖尿病吗?

消渴病基本等同于西医的糖尿病,但是由于其范围较广,西医的尿崩症、营养不良等亦可列入消渴病的范畴之中。

中医的消渴病就是西医的糖尿病吗?

最后总结

得了消渴病必须要控制情绪:要戒骄戒躁,保持心情愉悦,不可过度忧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控制饮食,要“三宜三不宜”,宜五谷杂粮、宜豆类及豆制品,不宜糖类、不宜饮酒,不宜高胆固醇食品及动物脂肪。

在蔬菜中莲藕和苦瓜是糖尿病理想的蔬菜,正此末伏一盘凉拌莲藕苦瓜不仅能够消暑清热,更能控制血糖,何乐而不为呢?

中医的消渴病就是西医的糖尿病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西医   黄帝内经   尿崩症   痈疽   糖尿病   肺痨   厚味   病程   内热   莲藕   燥热   并发症   苦瓜   血脉   情绪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