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明院长和她的患者们

记者李伟、实习生金欢

“医生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发自内心的爱病人,心疼病人”,……初次见面,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80岁高龄的王介明院长一番真诚朴实的话语让人心生感动,也不由的对这位医术界的老前辈心生敬意,在这里,医护人员都以王院长为榜样,遵守着“爱病人如亲人,爱医院如爱家,爱同事如兄弟姐妹”的三爱传统。

王介明院长和她的患者们

走进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来到4楼住院部,笔者见到了几天前由北京某医院转院过来的92岁高龄患者李某。看到王介明院长进屋,患者家属赶上前,紧紧握住了她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王介明院长和她的患者们

老人是在3月17日转到医院来的,来之前已在北京治疗了好长一段时间,但还是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家属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王介明院长。据值班护士介绍,当时病人来时已经神志不清,还插着胃管,而且严重的房颜,状态非常不好。面对这位90多岁的老人,王院长更多的是心疼,她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

六天过去后,老人不仅摘掉了胃管,看到王介明院长时,还拉着院长的手,清醒地说:“我以前见过你,你是王介明院长吧,我的病是您治好的吧,谢谢你!”看到病人恢复的这么好,王院长脸上露出了由衷地微笑。

王介明院长和她的患者们

阿姨的老伴是2010年在北京做的心脏搭桥手术,今年过年,老伴出现了严重的早博、手颤等现象。去了北京几家医院后,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好的办法。看着老伴越来越严重重,心急如焚的张阿姨在大年初三来到了脑血管病医院,看到有王介明院长的专家门诊,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带着老伴走进了王院长的门诊室。

王介明院长和她的患者们

心脏搭桥手术

了解患者病情后,王院长体谅病人在北京看病花了不少钱,硬是让患者把专家号改为普通号,而且建议患者门诊进行治疗,最大程度地解决患者的经济问题。“在门诊治疗三天后,老伴的早博现象明显好转”,张阿姨兴奋地告诉我们,“保定也有好医生,看病不必非得去北京!”她欣赏地告诉笔者,老伴得病前,是个性格开朗,爱唱歌的人,得病后,开始变得郁郁寡欢,现在,家里又能听到老伴的歌声了。

现在的张阿姨,已经和王院长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患者对医生最大的信任。当然,这样的好朋友还有好多好多,因为,王介明院长打心眼里心疼每一位患者,为患者着想。正如张阿姨真情流露:“希望王介明院长健康长寿,造福更多患者!王介明,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用自己的爱演绎着人间真情,彰显着人间大爱。“我已经老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做些事情,多献点爱心,恩报患者。”王介明真情而质朴的话语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王介明院长和她的患者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住院部   保定市   院长   患者   好朋友   老伴   高龄   北京   阿姨   病人   脑血管病   心疼   真情   老人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