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了解脑血管病(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王老师40多岁,平素有左侧偏头痛的病史十余年,感冒、劳累、生气、月经来潮时发作,阵发性,跳痛性,严重时伴恶心呕吐,休息休息,吃点止痛镇静药后可缓解。此次发病在两小时前因分房与领导发生争吵,致头痛发作,服药不缓解,并感颈部强直,恶心、心悸、出汗。

帮您了解脑血管病(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往医院就诊,医师根据症状体征,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CT检查确诊。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呢?让我们先从解剖来了解吧!

帮您了解脑血管病(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的表面有三层膜,像人穿有内衣、衬衣、外衣一样。最靠内面的称为软脑膜,中间是蛛网膜,最外面一层为硬脑膜,两个膜之间有个腔隙,在软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称为“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内充满着脑脊液,清亮透明,内含有一定量的蛋白、氯化氢、细胞及一些激素。脑脊液用以营养脑细胞,同时它又像一个水垫,保护脑组织,缓冲颅内的压力。

帮您了解脑血管病(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一般都是先天发育异常形成的,在没有破裂时,没有明显症状与体征,有时可有偏头痛、头沉、一时性视物不清等。此病在脑内潜伏很多年不被发现,偶尔在体检做CT或核磁时被发现,一但发现就需立即去神经科就诊。

目前,科学很发达,有很多治疗的办法,如介入疗法、γ刀或手术,可以治好,防患于未然,不致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在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的基础上,血压突然增高或者脑部被碰撞,或精神受到强烈刺激时,或因便秘而用力排便,病变脆弱的血管发生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发病。首先由于我们的颅腔是被颅骨密闭的,脑组织满满的镶嵌在里面,一旦出血后,首先会使脑组织受压,颅内压力增高;颅内压增高的主要表现是头痛、呕吐、颈部僵硬感,可有轻度意识障碍,但一般没有肢体瘫痪。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确诊,应该考虑手术治疗,如病情较平稳,可先保守治疗,即安静卧床休息,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意识、血压、脉搏、体温、瞳孔的变化),待稳定后再作脑血管造影确定病变的部位,择期进行γ刀或介入治疗。如果病情危重,也有在急性期进行治疗的,目的是抢救生命。

蛛网膜下腔出血,极易复发,一旦复发就相当危险,有的可突然猝死。因此,患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一定要抓紧做脑血管造影(MRA、DSA等)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因为保守治疗暂时止住了血,但隐患不排除,终有一天会爆发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蛛网膜   颅腔   脑脊液   动脉瘤   脑膜   造影   体征   偏头痛   脑血管   颈部   畸形   病情   保守   头痛   脑血管病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