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成功的高龄开颅手术

一一献给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院庆

一例成功的高龄开颅手术

保定日报杨小舟

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年近9旬的齐风鸣老人,前几天居然从顺平给我打来电话,要我为他写一点祝贺的文字,作为礼物献给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的院庆日——“7.13”。

他还特意叮嘱:“如果能写上去年院长出题测珠算,老翁挥毫求下联,那就更好了…”我答应了。并且连连称赞齐老“精神好,记性强,思维敏捷…,

说来堪称奇迹!

三年前,87岁的顺平县原供销社第一任会计齐凤鸣老人,不慎在家门口跌倒,右侧颞顶部着地,头皮轻度擦伤,因无头痛、呕吐以及意识障碍,而未引起注意。开始,他逐渐感觉睡眠差,记忆力减退;入院前半月头昏、头痛、嗜睡、左侧肢体无力,且呈进行性加重;入院前五天,左侧偏瘫,头痛加剧,且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按“脑血栓”治疗,未见好转。1993年12月15日,齐老在昏迷中被儿女们从顺平县抬到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经CT诊断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生命垂危。

一例成功的高龄开颅手术

据医学著作记载:“70岁以上手术应慎重,80岁以上视为手术禁区”。面对87岁高龄的齐风鸣老人该怎么办?是冒风险、闯禁区,还还是保平安、撒手不管?保定市脑血病医院专家、主任医师周贵平,坚决以生命攸关的主要矛盾为基点,积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了稳、准、轻、捷的硬膜下血肿清除引流手术。在1.5厘米的小切口处,周贵平主任医师和石江增大夫对齐齐风鸣老人缓慢地多次引出硬膜下积血200毫升,使受压的脑干复了位。术后4小时,齐风鸣老人神志恢复;次日,肢肢体功能逐浙恢复;术后7日,拔出引流管,伤口一期愈合,老人可以下地活动:术后15天,齐老不让人搀扶,自己便可以从四楼病房到一楼,走上走下;18天头上,老人痊愈出院。

一例成功的高龄开颅手术

尽管如此,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还是放心不下。三年来,不是将齐老接到医院复查,就是经常派医护人员到他的家去探望。去年10月11日,记者曾随同王介明院长等到顺平齐老的家采访。

“头感觉怎么样?”

“前几天出门买菜,头部又碰了一下,当时有点头昏,现现在好了。”齐老说。

“怎么您老去买菜呢?”王院长关切的问。

“我自己起火好几个月了。现在就连衣服也是我自己洗。这样做,既不拖累孩子们,我也可以多活动活动。”

“毕竟上午纪了,还是悠着点好!”

“动不了喽再说!…”

“齐老,考一考您怎么样?”王院长看着齐老精神很好,顺手从墙上摘下算盘,递给老人家。

没问题,你出吧!”齐老笑嘻嘻地说

“95×3。”王院长说。

齐风鸣老人用手指轻轻的扒拉着算盘珠,然后清楚地报出“285”。

“234÷2”。王院长的话音未落,齐老的算盘便又响起来,只噼哩叭啦几下,“117”就报出来。

一例成功的高龄开颅手术

王院长等人异口同声地说:“全都正确。”在场的人都为之鼓起掌来。此刻,思维敏捷的齐老悄悄放下算盘,忽然拿起八仙桌上的毛笔:“我一辈子喜欢写对联。现在,我出个上联,请院长对个下联好不好?”

大家一同回答:“好!”

话音刚落,只见齐老端坐在八仙桌前,推开红纸,挥笔竖写了七个、大字:感谢医生救命恩。然后在大字的左边写了一行小字:齐风鸣,89岁,术后2周年题。齐老的手虽然有些抖动,但字体个个道劲有力。写完,他就站起来给周副院长递毛笔。谁知,周副院长却斯斯文文,一个劲儿地推让:“操持手术刀还行,摇笔杆子就不如王院长了!”在这种情况下,齐老只好把毛笔硬往王院长手里递。当时,尽管王院长谦让了许久,但最后还是接过毛笔,端坐在八仙桌前。稍加思索,她也大大方方地写了七个大字:您老就是我亲人。虽然跟上联不怎么对仗,但也充分表达了一个老医务工作者的深厚爱心。

横批谁写?大家七嘴八舌,你推我讣,谁也不肯提笔。这当儿,齐老的儿子齐围文站起来,拿起毛笔硬是往我于里塞:“大秀才就在这里,哪有推脱之理!”此刻,我不情愿地接过笔,站在八仙桌前,左看看王院长的下联,右瞧瞧齐老的上联,凝思再三,终于使我想起国内外诸多开颅手术的报道:齐风鸣老人的开颅手术,为当今年龄最长者。我灵机一动,悬肘写下了四个大字:世界之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顺平县   顺平   保定市   手术   血肿   上联   算盘   毛笔   术后   高龄   大字   院长   头痛   脑血管病   老人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