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不仅仅是肥胖者的专属,这7种人一定要注意了

脂肪肝属祖国医学“胁痛”、“积聚”、“痞证”范畴。本病成因,外因多为进食膏粱厚味或者嗜酒无度,生湿酿痰;内因则由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水湿不能化为精微,聚而为湿为痰,瘀阻肝络,滞留于肝而形成本病。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脂肪肝的7种分类。

脂肪肝不仅仅是肥胖者的专属,这7种人一定要注意了

脂肪肝分为7大类

1. 痰湿瘀滞

痰湿内侵 肝络受阻 多因患者嗜酒无度或嗜食肥甘厚味致湿热内蕴、聚湿生痰,血液粘稠,血脂过高,痰湿瘀滞而致脂肪肝。

症状:泛恶厌食或呕吐痰涎,口苦口干,脘胁胀痛,乏力肢倦,或眩晕恶心,有时伴有黄疸等,舌红,苔黄厚腻。

调理建议:清痰利湿法。茵陈蒿汤加减、二陈汤加减

2.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 疏泄失调多因肝病日久,或性情抑郁,或生性暴怒,或压抑不舒等,而致情志抑郁,肝气失于疏泄,气机滞阻不畅,致肝对各种代谢发生紊乱,特别肝对脂肪吸收、转化、合成、代谢等发生障碍,形成脂肪肝。

症状:胸闷不舒,脘胁胀痛,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腻。

调理建议:疏肝理气法。柴胡疏肝散加减、加味逍遥散加减

3. 脾气虚弱

脾气虚弱 运化失司多因患者素体虚弱,脾虚气弱,运化失司,则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升降失宜。

症状:患者形体丰盛,而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食少腹胀,肢倦乏力,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或腻。此型多见于肥胖人脂肪肝。

调理建议:补气健脾法。香砂六君汤加减

脂肪肝不仅仅是肥胖者的专属,这7种人一定要注意了

4.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 肝阴失养多因患者为阴虚之体,或久病阴虚。丹溪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体阴而用阳,赖肾水以滋养,或高龄肾精亏耗,水不滋木,肝肾阴虚致成此疾。

症状:肝区灼痛,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口干便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本型多见于糖尿病性脂肪肝。

调理建议:养阴柔肝法。一贯煎加减

5.肝血不足

肝血不足 血虚滞行 多因患者平素摄入食物及营养不足或消耗过多等原因,营血亏损,脏腑百脉失养,日久出现血虚致瘀诸证。

症状:面白无华,头昏乏力,心悸多梦,肝区隐痛,舌淡白边有瘀点。此型多见于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调理建议:养血通络。归脾汤加减

脂肪肝不仅仅是肥胖者的专属,这7种人一定要注意了

6. 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 肝失温煦 高龄患者肾气亏虚,加之病久“穷必及肾”,下元亏损,肾阳虚衰则不能温煦。

症状:四肢冷,夜尿频繁,小便清长,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舌淡。此型多见于高龄及病久体虚的脂肪肝患者。

调理建议:温阳益肾法。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右归丸加减

7.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 肝络瘀阻《证治准绳》云:“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瘀滞不行,故百病皆由瘀血者多。”现代中医学认为,其病邪主要为“瘀浊”。

症状:面色黧黑,肝区剌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治疗可通过化瘀通络以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利脂质疏泄转运,除瘀浊以利气血畅行。此型可见于各种证型的脂肪肝患者。

调理建议:化瘀通络法。复元活血汤加减、血府逐瘀汤加减

脂肪肝不仅仅是肥胖者的专属,这7种人一定要注意了

文章感悟

中医调理脂肪肝,能显著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修复肝损伤,减轻肝纤维化等,从而达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之目的,充分显示了中医在调理脂肪肝中的优势。文章中的调理方法只作为参考,不能照搬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脂肪肝   厚味   肝气   血虚   温煦   精微   嗜酒   酸软   易怒   高龄   乏力   虚弱   症状   患者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