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湿热黄疸、湿热阻滞肝胆,都是湿热,调理方法大不相同

最近有网友说,经常的呕吐、口干、舌苔黄、阴囊潮湿。多半是体内的湿热引起的。这篇文章给大家说的是,3种湿热调理的方法。

肝胆湿热,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酒,过食肥甘辛辣,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

肝胆湿热、湿热黄疸、湿热阻滞肝胆,都是湿热,调理方法大不相同

肝胆湿热常见的症状

胁肋灼痛胀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目黄,小便黄,身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发热,口苦,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或闭或溏,舌偏大,舌红,苔黄腻。或阴囊 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内调法

1、肝胆湿热

症状: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治则: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建议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若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带下黄臭者,加地肤子、黄柏;土茯苓、金银花;

若小便频数涩痛,甚或小便点滴不下者,加滑石、沉香。

2、湿热黄疸

症状: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

治则:泄热,利湿,退黄。

建议服用:茵陈蒿汤加味。

若黄疸加深,嗜睡或昏迷者,宜送服或鼻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3、湿热阻滞肝胆

症状: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

治则: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建议服用:大柴胡汤加减。

若腹痛剧烈,呕吐蛔虫者,宜先服乌梅丸安蛔。

若湿热煎熬成砂石,阻滞胆道者,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

若胃肠燥热,大便不通,脘腹脓满者,加芒硝(冲服)。

肝胆湿热、湿热黄疸、湿热阻滞肝胆,都是湿热,调理方法大不相同

外敷疗法

1、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黄,任选1种,选敷合谷、列缺,发泡后,刺破流出黄水(但操作时避免感染,最好在医务工作者的监督下使用此法),用于湿热黄疸。

2、地肤子、土茯苓,煎水熏洗外阴,用于阴部湿痒,带下黄臭。

肝胆湿热、湿热黄疸、湿热阻滞肝胆,都是湿热,调理方法大不相同

肝胆用药妙诀

柴胡配合制香附,疏肝理气如桴鼓。

厥阴热邪入黄芩,奏效还赖连翘辅。

川楝延胡古方有,气血并调胁痛愈。

田基黄偕鸡骨草,清肝泄热宜并取。

阴亏生地白芍尝,血虚归身首乌当。

女贞子与墨旱莲,乙癸同源双补强。

鳖甲再加生牡蛎,软坚消症用勿忘。

葫芦麦柴疗膨胀,煎汤代水法尤良。

茵陈若获栀子襄,功擅利湿兼退黄。

海金沙共金钱草,肝胆结实力能除。

最后要说

湿热的种类比较多,调理还需要找对病因辨证施治。文章中的方法只作为参考,不可照搬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黄疸   湿热   肝胆   乌梅   海金沙   金钱草   土茯苓   舌苔   柴胡   阴囊   外阴   睾丸   大便   症状   建议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