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中医补气名方

hello,我是中西医万万,点击上方↑↑↑中医健康日记,关注我,每天分享中医知识,一起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弘扬中医。

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个有“天下补气第一名方的方子”,它是关于脾胃气虚治疗的方子,这个方子叫做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个方子只有四位药物组成,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功用为补气健脾,主要治疗脾胃气虚证,那有的人会问,怎么知道自己脾胃气虚呢?别急,接着往下看,脾胃气虚简单来说就是第一点可以说成“气不足”的表现,气短乏力,说话声音低微,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话的力气都木有,另一方面在前面的文章《为什么要健脾?》里我们讲过,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体营养好不好,是脾胃说了算,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呢一般看上去面色萎白,吃的少,大便还稀,最后一点,脾胃气虚的人舌脉象变现为舌淡苔白,脉虚缓。

古语云,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现在知道了脾胃气虚的表现,那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脾胃气虚会有这些表现呢,那就听我瞎掰一下,脾胃气虚证主要是由禀赋不足,或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使脾胃的受纳与运化无力所致。古书《灵枢.营卫生会》说过“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就会导致人体的气血生化不足,人体气血生化不足就会导致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白。从中医角度讲,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虚弱,则纳谷减少:脾失健运,湿从内生,就会导致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这些都是脾胃气虚的表现。古书《医方考》也也是这样描述脾胃气虚的:“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其治当补益脾胃之气,脾胃健旺,则诸症除矣。这不仅教会我们如何识别脾胃气虚,还告诉了我们治疗要对症给与补气健脾。


那么,为什么脾胃气虚用四君子汤?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解答:

第一、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药物配伍的意义:四君子汤呢是以人参为君药,人参具有甘温益气,健补脾胃的作用。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以用白术为臣药,一方面帮助人参补益脾胃之气,第二方面呢因为白术的苦温之性,具有健脾燥湿,助脾运化的作用。脾主湿,脾脏喜燥恶湿,脾胃虚弱,就会运化无力,导致湿浊容易停滞在人体内,因此,需要用茯苓一起配合治疗,一方面配合白术健运脾气,二方面呢因为茯苓甘淡,善于渗利湿浊,,三方年面还可以人参和白术补而不滞。最后再用炙甘草,发挥其甘温益气,助人参和白术补中益气的作用,同时兼顾调和诸药的作用,在此方中作为佐药。以上四味药合用,达到了健补脾胃之气,兼司运化之职,且渗利湿浊,共成益气健脾的效果。

第二、四君子汤作为补气的基础方剂,使用时以气短乏力,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缓为辨证要点,其他的补脾的方剂比如说《异功散》、《六君子汤》、《保元汤》等方剂都是在这个方剂的基础上加减而来。

第三、四君子汤药物组成简单,比较适用于大众。

好了,今天就先瞎掰到这里吧,声明一下,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医健康日记。

欢迎各位同道,中医爱好者在评论指正,点赞分享转发,关注我,和我一起学中医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补气   中医   白术   方子   茯苓   方剂   脾胃   气血   乏力   人参   面色   虚弱   生化   人体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