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丰富,工作压力增大,运动减少,导致了痛风疾病的高发,并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西医研究表明,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传统中医则认为,痛风是由于体内正气不足,痰浊蓄积无法排出而导致的疾病,将其归入“痹证”范畴,并把痛风的症型分为湿热痹阻、血瘀痰凝、肝肾亏虚等。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当归拈痛丸(湿热痹阻) 由当归、葛根、党参、苍术(炒)、升麻、苦参、泽泻、白术(炒)、知母、防风、羌活、黄芩、猪苓、菌陈、甘草组成。 清热利湿,祛风止痛。用于风湿阻络,骨节疼痛,胸膈不利,或温热下注,足胫红肿热痛,或溃破流脓水者,疮疡。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痛舒片(血瘀痰凝) 由七叶莲、灯盏细辛、玉葡萄根、三七、珠子参、栀子、重楼、甘草组成。 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化痞散结,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肩周炎,痛风性关节痛,乳腺小叶增生。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益肾蠲痹丸(肝肾亏虚) 由骨碎补、熟地黄、当归、徐长卿、土鳖虫、僵蚕(麸炒)、蜈蚣、全蝎、蜂房(清炒)、广地龙(酒制)、乌梢蛇(酒制)、延胡索、鹿衔草、淫羊藿、寻骨风、老鹳草、鸡血藤、葎草、生地黄、虎杖组成。 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用于发热,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形的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注意妇女经行量多停用,孕妇禁服。过敏体质和湿热偏盛者慎用本品。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如意珍宝丸(湿热痹阻) 由珍珠母、沉香、石灰华、金礞石、红花、螃蟹、丁香、毛诃子(去核)、肉豆蔻、豆蔻、余甘子、草果、香旱芹、檀香、黑种草子、降香、诃子、高良姜、甘草膏、肉桂、乳香、木香、决明子、水牛角、黄葵子、短穗兔耳草、藏木香、人工麝香、牛黄组成。 清热,醒脑开窍,舒筋通络。用于瘟热,白脉病,四肢麻木,瘫痪,口眼歪斜,神志不清,痹症,痛风,肢体强直,关节不利。对白脉病有良效。忌服酸、冷、酒。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十五味乳鹏胶囊(血瘀痰凝) 由乳香、宽筋藤、决明子、渣驯膏、黄葵子、藏菖蒲、巴夏嘎、儿茶、诃子、安息香、毛诃子、铁棒锤、木香、人工麝香、余甘子组成。 消炎止痛。用于关节红肿疼痛,发痒痛风,黄水积聚。注意本品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孕妇禁服。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复方伸筋胶囊(湿热痹阻) 由虎杖、伸筋草、三角风、香樟根、飞龙掌血、大血藤、茯苓、泽泻、透骨香组成。 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用于湿热瘀阻所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儿童、孕妇禁用。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青鹏软膏 由棘豆、亚大黄、铁棒锤、诃子(去核)、毛诃子、余甘子、安息香、宽筋藤、人工麝香组成。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慢性扭挫伤、肩周炎引起的关节、肌肉肿胀疼痛及皮肤瘙痒、湿疹。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痛风舒片(湿热痹阻) 由大黄、车前子、泽泻、川牛膝、防己组成。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痛风病。注意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等食品;忌啤酒和白酒。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四妙丸(湿热痹阻) 由苍术、牛膝、盐黄柏、薏苡仁组成。 清热利湿。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痹病,症见足膝红肿,筋骨疼痛。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痛风定片(湿热痹阻) 由秦艽、黄柏、延胡索、赤芍、川牛膝、泽泻、车前子、土茯苓组成。 清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定痛。用于湿热所致的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喜饮,心烦不安,小便黄;痛风病见上述证候者。注意孕妇慎用。服药后不宜立即饮茶。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小编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在我的周围,错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随处可见,近十年的医学学习让我明白,身体的健康来自于生活的点滴累积, 我愿意把我生活中整理的养生知识,在此平台分享给大家,希望我周围的所有人能够健康、平安的过好每一天。

痛风之10大中成药(建议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车前子   黄柏   痛风   泽泻   牛膝   成药   木香   麝香   湿热   当归   甘草   红肿   关节   孕妇   疼痛   建议   收藏   诃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