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湿热&阴虚体质常见病急性泌尿系感染的中医治疗

一、主要病机——湿热毒邪,蕴结膀胱

急性泌尿系感染相当于中医的“热淋”、“血淋”。其主要的病因病机是湿热毒邪蕴结膀胱,膀胱气化失司。

过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过度,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湿热秽浊毒邪侵入膀胱;或肝胆湿热下注皆可使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发为热淋;若热毒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则发为血淋。

夏季湿热&阴虚体质常见病----急性泌尿系感染的中医治疗

车前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

二、主方——五草汤

(一)主方分析

【药物组成】车前草(可马鞭草代之),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益母草,茜草。

夏季湿热&阴虚体质常见病----急性泌尿系感染的中医治疗

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炎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淋沥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或红细胞。

【组方思路】车前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合用增强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以改善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淋沥不畅的症状,同时消除尿中大量白细胞;益母草活血利尿,茜草凉血止血活血,两药增强凉血止血、利尿通淋的作用,又有止血不留瘀的优点,以消除尿中大量红细胞。

夏季湿热&阴虚体质常见病----急性泌尿系感染的中医治疗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

(二)加减变化

1.急性期体温升高者,加柴胡,黄芩。

2.尿镜检白细胞>5/HP者,加鹿衔草,蒲公英。

3.尿镜检红细胞>5/HP者,加白茅根。

4.尿痛者,加芍药,炙甘草,缓急止痛。

5.对慢性泌尿感染,日久伤阴,肾阴虚、水热互结者,加用猪苓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注:以上药物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使用。

三、病例分析

例1 急性泌尿系感染(湿热伤络)案

王某,女,40岁。2018年8月9日初诊。

现病史:4天前突见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尿道灼痛、腰痛等,曾在某医院尿常规检查白细胞(++++),蛋白(++),红细胞满视野,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染,给予氟哌酸、VitB等治疗,治疗后肉眼血尿得以控制,但镜下血尿仍存,且腰痛、尿路刺激症状无明显缓解。刻诊:颜面、肢体无浮肿,咽部无充血,双侧肾区轻度叩痛,无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理化检查:尿常规:潜血(+++),Pro(++),WBC10~20/HP。

中医诊断:热淋。证属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络伤血溢证。

西医诊断:急性泌尿系感染。

治法:清热通淋,化瘀止血。

处方:鱼腥草15g,白花蛇舌草15g,车前草15g,茜草15g,益母草15g,白茅根20g。7剂,日l剂,水煎服。

2018年8月16日二诊:病人服药后尿频、尿急、腰痛等症状基本控制,尿常规示:潜血(-),Pro(-),WBC 0~5/HP,唯觉尿道灼热,排尿时痛,口干,心烦。此乃余热未清。

处方:原方加蒲公英,芦根。4剂,水煎服。

4剂后症状消失,尿检为阴性,后改知柏地黄丸巩固治疗2周。

分析:病人以急性泌尿系感染就诊,就诊时有镜下潜血,伴有尿频、尿急、尿道灼痛、腰痛,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是典型的湿热蕴结膀胱、热伤血络证。因此用五草汤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利尿通淋。由于病人血尿一症较重,因此又加上白茅根增强凉血止血、利尿通淋的功效。病人服药后,尿常规正常,尿路刺激症状基本控制,但余尿道灼热、排尿痛、口干等症,此为热伤阴液,余热未清,因此加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芦根清热生津止渴,除烦利尿。病人服用后症状消失,尿检正常,改用知柏地黄丸养阴清热泻火,巩固疗效。

例2 泌尿系感染(阴虚热毒血热)案

陈某,女,38岁。2018年7月5日初诊。

主诉:发热伴见肉眼血尿7天。

现病史:2天前因受凉致出现发热,第7天出现肉眼血尿,无尿痛,有尿频、尿道灼热、咽痛,双下肢轻度浮肿,腰膝酸软,曾服抗感冒药及消炎药症状无明显好转。舌质红、苔薄,脉数。

理化检查:尿常规:Pro(++),RBC30~40/HP,WBC10~20/HP。

中医诊断:血淋。

西医诊断:泌尿系感染。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滋阴凉血。

处方:五草汤。鱼腥草,车前草,茜草,白花蛇舌草,鹿衔草。4剂,水煎服。另服六味地黄丸,2丸/次,2次/日。

医嘱: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多饮水。

2018年7月9日二诊:诉服药后腰膝酸软好转,已无肉眼血尿,咽痛及双下肢浮肿亦明显好转,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因邪热耗气伤阴,又出现口干、易汗出、乏力等不适。治以育阴清热。

处方:猪苓汤加减。猪苓10g,阿胶(烊化)10g,白术10g,滑石(布包)10g,茯苓10g,马鞭草15g,茜草15g,白茅根20g。14剂,水煎服。另服六味地黄丸1丸/次,2次/日。

2018年7月23日三诊:自诉症状全部消失,复查尿常规:Pro(-),RBC0~2/HP。嘱继续休息1周,服二诊方1周,随访一切正常。

分析:证属风寒入里化热,循经入腑,热迫膀胱,湿热蕴结于下,血络受伤而致尿血。本病迁延日久则耗气伤阴,而向虚证转化,邪热伤及心阴则心火亢盛,伤及肾阴则阴虚火旺,伤及脾肾之气则脾肾不固。故先治以清热解毒,后治以滋阴降火。对血尿一证要分期、分虚实、找原发病因,因证、因期、因病而治。此类病证后期多用猪苓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例3 泌尿系感染(阴虚,血分湿热)案

卢某,女,59岁。 2018年6月12日初诊。

主诉:肉眼血尿1天伴尿频、尿急、尿痛。

现病史:1天前因疲劳出现肉眼血尿,伴见乏力,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时有血块,腰酸膝软,手足心热,眠差,面黄形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既往史:有泌尿系感染病史。

理化检查:尿常规:RBC满视野,Pro(++),WBC2~3/HP。

中医诊断:血淋。

西医诊断:泌尿系感染。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处方:蒲灰散、五草汤合猪苓汤加减。猪苓10g,鱼腥草15g,生甘草6g,紫花地丁15g,蒲黄(包煎)10g,滑石(包煎)10g,茜草15g,白花蛇舌草15g。7剂,水煎服。

医嘱:注意休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018年6月19日二诊:肉眼血尿消失,尿频、尿急、尿痛好转,但仍有尿道灼热感,乏力。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嘱继服上方,加阿胶10g(烊化),7剂,水煎服。

2018年6月26日三诊:自诉症状完全消失,偶有腰酸、乏力,舌质红、苔薄,脉数,复查尿常规正常。嘱服六味地黄丸1个月,随访半年未发。

分析:此证属血淋,以血尿、尿痛、尿道刺激症状为主要症状。对血尿、淋证的治疗应该分期、分虚实,辨证、辨病论治。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用五草汤清热利湿解毒凉血。而对慢性泌尿感染,日久伤阴,肾阴虚、水热互结者,应用猪苓汤合六味地黄丸滋阴利水,扶正祛邪。本案证属正气不足,湿热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以致小便涩痛,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眠差。本案治以五草汤配蒲灰散、猪苓汤,清其热利其湿,佐以凉血。湿热为患,日久可伤阴,加阿胶以滋阴补血,加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扶正祛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泌尿系   湿热   猪苓   白花蛇   车前草   白茅   茜草   鱼腥草   尿频   血尿   清热解毒   尿道   膀胱   常见病   肉眼   体质   夏季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