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金小白的瞎想:医患关系竟然是这样的?

#健康热力计划##医患关系##基金#

“赚钱是爱豆坤哥,赔钱是坤狗”

什么是医患关系?


一个基金小白的瞎想:医患关系竟然是这样的?

网络图片

很多人把医患关系理解为如同理发师一类的消费者与服务者的关系,也就是患者付出了金钱,而必须获得预期中的服务成果。

这个理解其实不能概括医患关系,甚至于医患关系有害。

绝大多数人对于医疗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并没有上升到医患关系的层面。加上媒体的长期为吸引眼球的报道和政府部门的宣传问题,医患关系长期被异化,要么就是白衣天使,无私奉献那一套,要么就是黑心狼,吃回扣,拿红包那一套。

我之前并没有看到一种合理,恰当的描述医患关系的观点。直到与同学聊到去年火热的指数基金,无意间联想到医患关系,才恍然大悟。


一个基金小白的瞎想:医患关系竟然是这样的?

网络图片

用信托关系来形容医患关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从百度百科摘抄的一段关于信托的段落:

信托关系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不对等的法律关系,通常产生在缔约双方当事人的谈判优势不平等时,一方因知识或专业方面的原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必须信赖于另一方。

信托关系的构成要素为:信托行为、信托目的、信托主体(信托当事人)、信托客体、信托报酬、信托结束。

1、信托行为是指以信托为目的的法律行为。或者说是合法地设定信托的行为。

即看病为目的的行为。

2、信托目的是指委托人通过信托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

患者通过看病的过程达到目的。

3、信托主体(信托当事人)是指完成信托行为的行为主体,即委托人、受托人以及受益人。

即患者和家属。

4、信托客体是指信托关系的标的物,即信托财产。

即患者付出的金钱。

5、信托报酬是指受托人承办信托业务所取得的报酬,通常是按信托财产或信托收益的一定比率计算的。

即医务人员的收入。

6、信托结束是指信托行为的终止。

即看病结束。

病人信任医生并托付自己给医生,医生利用自己的技能为病人谋取利益,并从中获取合适的收费。基金经理拿着基民的钱投入市场,在股市中获利,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很合理,也很好理解。每个人都是趋利的,医生有好有坏,和基金经理有好有坏一个道理。基金经理中也会有建“老鼠仓”,损害基民的利益来为自己谋私利。在信托关系中,有职业操守的人自然要为付费者考虑。能力强者更好的管理基金,从而获取收益,但再强的基金经理也难免亏本,“赚钱时是爱豆坤哥,赔钱时是坤狗[狗头]”。

为什么很少有人去指责基金经理和基民关系不和谐?因为大家都知道“股市有风险,投入需谨慎”的道理。

医患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信息差,患者不可能完全理解医疗行为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果患者能理解其中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产生了信任,那么才是真正的信托关系。

再从基金中联想开,有的人投基金是为了赚钱,有的人是为了跑赢通胀,有的人保本就行,有的人少亏点就是赚。

所以每个人的预期不一样,体现在医疗方面也就是每个人看病的预期不一样。

到达患者的预期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医生业务水平怎么样,是看好了病,还是安慰了病人,安抚了家属,都是收益。

选择一个能被信任的医生,放心交给他,绝大多数是不会错的。毕竟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在目前这个浮躁的社会还是相对值得信赖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关系   基金   目的   客体   委托人   报酬   当事人   病人   主体   收益   患者   也就是   医生   经理   医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