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茶一段时间后,为什么口感更加醇厚了

很多茶友评论留言小编,老白茶需要醒吗?醒的意义大不大?


让茶在某个环境中适应一段时间。这就好像我们迁徙到一个地方生活,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环境是一个道理。


所以,小编提醒,老白茶一定要醒茶,尤其是紧压老白茶一定要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喝。


醒茶一段时间后,为什么口感更加醇厚了

为什么要醒茶?


老白茶,长期存放在一个低氧、干燥、无光的环境,内含物质处于低活跃状态,此时的茶汤味平,不顺,香气陈闷,有点散,喝起来平常无味。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醒茶, 让茶类和氧气发生作用,使茶中的内含物质慢慢释放,所有内含物质会重新变得活跃,茶汤稠度、特别是涩感也会大幅度降低。


茶叶的涩感主要就是由茶叶中的儿茶素产生的,具体说是儿茶素当中的复杂儿茶素。一款茶叶涩不涩,涩感是轻还是重,和儿茶素,尤其是复杂儿茶素的含量多少存在很大关系。


儿茶素含量多、涩味重的茶,撬散之后放在醒茶罐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后涩度就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这是因为,当儿茶素与氧气充分接触时,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氧化,冲泡后茶汤中的涩味物质会有效减少,涩味自然也就减轻了。


当茶叶被存储在较为密封的环境中时,虽然也有一定的透气性,但是茶叶与氧气的接触度还是很有限的;尤其是紧压的饼茶、沱茶、砖茶等等,只有表面一层茶叶与少量空气接触,内部则几乎没有接触的可能。


此时的茶叶处于缓慢而持续的陈化状态,同时也处于一种睡眠状态中。其所处的环境与我们正常的环境存在差异,醒茶,就是将茶叶从非常规的环境中带到常规的环境中,所谓唤醒,本质是让茶叶与正常环境协调融合,恢复到一种正常的状态。

醒茶一段时间后,为什么口感更加醇厚了

这也是我们建议茶友们醒茶时,醒茶罐的材质最好具有一定透气性的原因之一。


其实不止存储的茶叶需要醒,经过长途运输后的茶叶,或小环境温湿度发生明显变化的茶叶,都可以好好醒一醒,因为这些情况都让茶叶偏离了正常的状态。


一般来讲,我这里提到的醒茶有两种。


储存的过程中醒茶。这个过程中的醒茶类似于茶的氧化作用。将茶饼起开后静置,存放于瓷罐或者陶罐中,让茶类和氧气发生作用,使茶中的内含物质慢慢释放。


冲泡之前的醒茶。冲泡的时候醒茶,是为了让茶叶中的物质更好的释放出来,这个步骤适用于每种茶,因为每种茶叶的做工和工艺不同,会有一些差别。


福鼎白茶目前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其药性,我们常说的“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故而白茶醒茶需要分情况来说。


比如新茶、明前茶、白毫银针、白牡丹,需要温润茶具之后,轻轻摇醒,无需过滤网,无需洗茶,这是因为春茶的有益物质丰富、茶青干净,制作工艺讲究精良,完全可以立即冲泡。

醒茶一段时间后,为什么口感更加醇厚了

老白茶冲泡的醒茶时间稍微长一些,就是小编日常经常在讲的温润泡。这是因为老茶存放的时间久,茶叶叶片上的“毛孔”已经慢慢闭合,将内涵物质存在茶叶中,当你冲泡的时候,醒茶这个步骤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醒茶,将老白茶放入高温烫过的冲泡器皿中(冲泡的盖碗即可),加水洗茶,即刻将水倒出,盖上盖子,让白茶在盖碗中静泡1分钟左右(温润)后,加水冲泡。


此刻冲泡出来的白茶风味更加,且香气更为浓郁,口感更加醇厚。


醒茶又分为干醒和湿醒,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讲究呢?


让我们以老白茶为例子。

干醒的步骤:


一、解开透气。


为了在保存状态下保持干净和干燥的环境,很多老白茶都是密封在封闭的环境中的。茶叶会因为长期的堆压气味更加凝聚,因此需要醒茶。


在打开茶叶包装后需要让它们与空气接触散发闷陈味。如果是紧压的茶需要切成小块,如果是茶饼需要撬出缝隙,散茶的话就直接放置在空气下就行。


需要注意的是,要将茶叶放置于通风、无阳光直射且没有异味的地方,能盖上棉纸效果会更出色。如果存仓味过重,可以放上一个多月,待到味道消散后即可。


二、放入茶罐中


这一步也有讲究,放入的茶罐需要有好的通风性且罐内环境要干燥没有杂味。这种回气醒茶的储存也要储存到一到三个月。

湿醒的步骤:


一、闷茶。


先用开水温热茶具,然后将茶叶放进去,盖上盖子。用开水烫过的茶壁和差内温度来闷醒茶叶,一两分钟后开盖即可闻到茶香。


二、润茶。


用适宜的水温往茶壶内注水,随后立刻倒掉,茶叶是很敏感的,此时的茶叶也差不多舒展了,后面即可注水正常饮用。

醒茶需要注意几点:


一、时间上的把控。


上面所说的醒茶时间并非是标准,还是得需要茶种以及茶储存时间的长短来进行调整。通常来讲一两个星期即可,对于那些存放年限比较久的两到三个月也正常。


二、醒茶小技巧


湿醒茶时,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散失掉茶叶的味道,且会使其过度氧化。当然对于老茶来讲醒茶不是件着急的事情,耐心细心都是要具备的,这也是很多人对茶的一种渴望和追求吧。

醒茶一段时间后,为什么口感更加醇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儿茶素   涩味   茶汤   白茶   透气性   醇厚   温润   口感   氧气   茶叶   放入   讲究   步骤   物质   状态   环境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