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著名作曲家杜鸣心的长寿经

文/王明洪

“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著名作曲家杜鸣心的长寿经

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杜鸣心如今已步入91 岁的高龄,但身体依然健康,耄耋之年仍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转悠。杜老曾创作过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音乐及交响曲《青年》等作品,晚年时还创作了《对阳光的忆恋》《布达拉宫之梦》等。有人问他:“您年纪这么大,怎么还在搞创作?”杜老笑答:“创作让我感到生命的充实,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音乐是人类洗涤心灵、陶冶情操的一种重要方式。此外,生活中的杜老宽容豁达、知足常乐、经常用脑及长年按摩的生活习惯,也是他高寿的主要原因。

“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著名作曲家杜鸣心的长寿经

“老师不能强迫学生写什么”

作为一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杜老的门下可谓英才云集,有写《我爱你,中国》的郑秋枫、有写《牧羊女》的王立平、有写《乡恋》的张丕基,也有写《娃哈哈》的郭石夫、写《我像雪花天上来》的徐沛东等。曾有人问他:“您的学生这么多,可有的在玩‘现代派’,与您创作的路子不一致,甚至矛盾,您不生气吗?”杜老答道:“老师不能强迫学生写什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追求,我的任务是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给他们出出主意,在他们的路子里,帮助他们发展下去。”不仅如此,杜老对他们的评价也颇高。在杜老从事音乐创作50 周年的作品音乐会上,他曾评价学生的作品:“像王立平写的《红楼梦》的音乐,人物性格把握得非常准确,很难超越;郑秋枫的《我爱你中国》,几乎家喻户晓;1990年亚运会的主题曲《亚洲雄风》,那是徐沛东写的,很上口也很有气势,全国人民都在唱……”20世纪80 年代,杜老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他以一颗宽容的心,把个性不同的学生们凝聚在了一起。

“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著名作曲家杜鸣心的长寿经

“钱现在够花了,知足吧”

杜老出生于一个抗日军人家庭,父亲和母亲都喜欢听中国戏曲,家中的老式留声机也整天播放着戏曲、歌曲和各种其他音乐,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无形中培养了他的音乐细胞,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打下了音乐的根基。1937 年,父亲在淞沪会战中英勇就义,失去了父亲的他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无奈之下,母亲只能将他送进战时难童收容所,以后,又被转送到设在四川永川县的第二儿童保育院。保育院有一位音乐老师发现杜老唱歌时发音很准,音色和乐感也很出众,就经常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给予个别指导。193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了育才学校,来到保育院招收有天赋的儿童。由于杜老唱的一首《松花江上》融入了自己流亡时的感受及思念母亲、盼望回家的心境,被负责招生的老师看中,选入育才学校,这才开始正式学习音乐。教他学习钢琴的,是著名音乐家贺绿汀,音乐家任光教音乐理论,自此,杜老才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为此,他感到特别知足,以至日后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和过去相比,就感到知足。曾有一段时间,他的作品经常被侵权。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一年损失得有上百万之多。可杜老从不投诉,更不去打官司。“钱现在够花了,知足吧。”

“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著名作曲家杜鸣心的长寿经

“人生过程中,哪有不受委屈的呢”

生活中的杜老随和而豁达。一次,北京音乐家协会举办作曲家专场,被邀请到的第一位作曲家是《长征组歌》中的主要作曲者生茂,哪知音乐会举办后一年不到,生茂就逝世了;第二位是黎英海,音乐会举办后没多久,也逝世了;第三位是郭石夫,在开完音乐会的当天夜里,就告别了人世。后来北京音协要给杜老举办作品音乐会,有人劝他:“您最好还是别去了。”杜老说:“没事,我不操心、不累身,也不着急、不激动,音乐会办成啥样都好。”就这样,杜老像个普通音乐爱好者一般,从头到尾听完了他的作品音乐会。“人生大起大落,我走过来也是非常不容易。但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有时遇到了好像难以逾越的困难,可我总是非常乐观地来面对它,我相信它总会过去。我当然也受到过一些委屈,可人生过程中,哪有不受委屈的呢?”杜老说。

“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著名作曲家杜鸣心的长寿经

“我的音乐风格主要写我自己动情的音乐”

杜老的创作题材极为广泛,除了舞剧《鱼美人》和《红色娘子军》中的音乐,还创作了大型管弦乐《交响序曲》、大合唱《人民英雄纪念碑》、交响诗《飘扬吧,军旗》、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等。此外,还有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交响曲及中小型器乐作品、室内乐、三重奏、四重奏、交响合唱、无伴奏合唱、重唱、独唱、大型民乐合奏、重奏、独奏、影视剧音乐等。“文革”期间,他的创作受到了干扰,但仍与刘霖、刘廷禹合作,创作了芭蕾舞剧《沂蒙颂》等作品。“文革”后,他潜在的灵感被再次唤醒,写出了交响幻想曲《洛神》、小提琴组曲《新疆之旅》等。进入21 世纪时,年已七旬的杜老在专业上大胆探索实践,相继写出了交响乐《长城颂》、京剧交响乐《杨门女将》、大型芭蕾舞剧《牡丹仙子》等。“我的音乐风格主要还是写我自己动情的音乐!我写过一部舞剧叫《牡丹仙子》,这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确实是用我自己的心灵写的。我这么多年的经历、经验,都集中在这部舞剧音乐中。”如今,杜老已是91 岁的高龄,但依然笔耕不辍,其作品常听常新,感人之情由肺腑直至心灵。当然,杜老的创作并不是为了“锻炼大脑”,但却反映出杜老的长寿和“经常用脑”是分不开的。

“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著名作曲家杜鸣心的长寿经

“再急的事也得等我按摩好以后再去办”

20 世纪60 年代时,杜老根据《保健按摩》一书,学习了一套“床上八段锦”。此后,他每天起床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做这套保健操,几十年来雷打不动。“床上八段锦”的做法包括:浴手,即左手紧握,用其掌背摩擦右手的掌心,然后交换,右手紧握,用其掌背摩擦左手的掌心,如此各十余次;浴手臂,即右手紧握左手腕内侧,沿手臂内侧用力向上擦到肩膀,翻过肩膀,再由臂外侧向下擦到左手背,然后换用左手擦右手的手臂,左右手各擦十余次;浴脸,即两手掌心按住前额,稍用力向下擦到下颚,再翻到脑后两耳上,轻轻擦过头顶,还到前额,共擦十余次,然后用十指肚或指甲均匀地轻揉整个头部的发根10 ~ 20 次,再用两只拇指由太阳穴附近向头的上部捋,捋至头顶后,五指靠拢向下捋,再捋到顶部,反复捋十余次。类似的动作还有浴眼、浴耳、浴胸、浴腿及叩齿、搓腰眼、搓脚心等,整套做完,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床上八段锦”须披衣(贴着皮肤)而做,不可隔衣。而最关键的,则是坚持,切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否则将前功尽弃。

欢迎订阅,电话订阅有好礼!订阅热线:010-65242081

“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著名作曲家杜鸣心的长寿经

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撰写医学科普)和社会人士(撰写人生感悟、名人养生)踊跃投稿,来稿一律不退, 请自备底稿。文稿不拘文体、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新颖性,字数以2000 字内为宜,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本刊拒付稿费。文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投稿邮箱:health-care@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作曲家   保育院   著名   舞剧   音乐   掌心   音乐会   手臂   知足   左手   右手   母亲   老师   作品   学生   杜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