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是吃进了小石子?别逗了

文/邬时民

尿路结石是吃进了小石子?别逗了

凡是发生在人体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部位的结石统称为尿路结石。其中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被称为上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称为下尿路结石。尿路结石能引起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梗阻,若梗阻能及时解除,对肾功能影响不大;若梗阻时间过长,肾组织严重破坏,则功能难以恢复,从而导致肾功能衰竭;尿路结石对肾功能的影响,也可通过梗阻导致严重的泌尿系感染,而引起肾功能衰竭。

如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患者还出现了与结石相关的肾脏损害。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很多慢性疾病不同,尿路结石是目前比较容易治疗的疾病之一。之所以很多尿路结石患者引起了肾脏损害,主要是大家对该病缺乏认识,在预防和治疗上还存在很多误区。

在常见的误区中,不乏人们对尿路结石的形成原因有误解。很多人认为尿路结石是吃饭时不小心吃进去的石头。有的患者甚至问医生结石是不是淘米时没有淘干净,吃饭时不小心吃进了饭里的小石子而形成。人们提出这类问题,说明大家对尿路结石形成原因缺乏认识。

其实,尿路结石跟饭里的小石子毫无关系,它的形成主要是由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浓度过高,经肾脏滤过生成尿液时,由于浓缩导致浓度过高析出结晶而形成。

尿路结石是吃进了小石子?别逗了

尿路结石的形成原因

1、流行病学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社会经济地位、饮食成分和结构、水分摄入量、气候、代谢和遗传等因素。上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好发于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年龄高峰为35岁。女性有两个高峰,30岁及55岁。

2、尿液因素

形成结石物质排出过多:尿液中钙、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

尿酸性减低,pH 增高。

尿量减少,使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

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含量减少,如枸橼酸、焦磷酸盐、镁、酸性粘多糖、某些微量元素等。

3、解剖结构异常

如尿路梗阻,导致晶体或基质在引流较差部位沉积,尿液滞留继发尿路感染,易导致结石形成。

4、尿路感染

尿路结石是吃进了小石子?别逗了

5、药物原因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是第二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尽管临床上环丙沙星结石少见,但由于环丙沙星结晶与尿pH有关,产尿素酶细菌感染和肾小管酸中毒患者在使用该药时需慎用。头孢曲松钠是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钠结石易发生于儿童。人工合成抗菌药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恶唑和柳氮磺砒啶能够引发尿路结石。

控制艾滋病病毒和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目前已知的能够引发尿路结石的蛋白酶抑制剂包括茚地那韦、沙奎那韦、奈非那韦、安泼那韦、利托那韦及阿扎那韦。

利尿剂:氨苯蝶啶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保钾利尿剂。目前认为氨苯蝶啶结石的形成主要与药物剂量、尿液酸碱度、既往结石病史3个因素有关。

6、饮酒

饮酒是尿路结石形成的潜在风险。虽然饮酒与肾结石形成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酒精会增加通过各种途径形成结石的风险。

饮酒之所以会增加结石的风险,有诸多原因:

原因之一是嘌呤。从各种食物的嘌呤含量角度上来分析,啤酒中的嘌呤含量不高,仅为5~10毫克/100毫升。但由于啤酒酒精含量低,不易喝醉。一旦喝起啤酒来,容易刹不住车。少喝也会喝2瓶,能喝的十瓶八瓶不成问题。一瓶啤酒500毫升,3瓶啤酒1500毫升,嘌呤摄入量最高就已经到了150毫克了。喝的越多,嘌呤摄入越多。嘌呤是可以产生尿酸肾结石的化合物。尿酸通常在体内会被排入尿液中,但过多的嘌呤可导致尿酸的积累并最终导致肾结石。

原因之二是肥胖。酒精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且是优先使用的热量,让同时吃进去的其他食物热量变得多余而转化为脂肪。加上喝酒的时候,下酒菜较多,热量相应增加,容易引起肥胖。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是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因之三是脱水。酒精进入人体以后,会刺激肾脏,加速肾脏的过滤作用,人体排尿比平时要勤,这样浓度越高的尿液就有助于形成结晶,容易增加结石的风险。

尿路结石是吃进了小石子?别逗了

尿路结石的预防

尿路结石的生成和饮食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调整膳食结构能够预防结石复发。根据尿路结石成分的不同,饮食调理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案。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宜少食草酸、钙含量高的食品,包括菠菜、西红柿、马铃薯、草莓等。

患者饮食中应禁食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肝脏、肾脏、脑、海虾、螃蟹等。少食含草酸、钙高的食品,如菠菜、油菜、海带、核桃、甜菜、巧克力、代乳粉、芝麻酱、腌带鱼等。

最好不要喝酒、浓茶、浓咖啡。

患者饮食宜清淡,以低蛋白、低脂肪食物为主。饮食应多样化、富含营养。新鲜的蔬菜如黄瓜、豆角、绿豆芽, 新鲜水果如苹果、雪梨、西瓜、葡萄、橙、柑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一般每天应饮水1500~2000毫升,还可饮果汁、淡茶。

尿路结石是吃进了小石子?别逗了

尿路结石的治疗

药物治疗:口服溶石药物,如德国消石素、五淋化石丸等可促进结石排出,但对于0.5 厘米以上结石往往见效慢,服药效果不理想,有时还会反复疼痛发作。

体外冲击波碎石:它避开药物及手术治疗的缺点,在监视器下能准确击碎结石达到治疗目的,不用住院,对人体无损伤,不影响工作生活。

手术治疗:主要有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取石术、腔内(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等)碎石取石术等。几乎所有的尿路结石均可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欢迎订阅,电话订阅有好礼!订阅热线:010-65242081 微信公众号:baojianyiyuan

尿路结石是吃进了小石子?别逗了

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撰写医学科普)和社会人士(撰写人生感悟、名人养生)踊跃投稿,来稿一律不退, 请自备底稿。文稿不拘文体、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新颖性,字数以2000 字内为宜,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本刊拒付稿费。文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投稿邮箱:health-care@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环丙沙星   结石   头孢   输尿管   嘌呤   磺胺   尿酸   肾结石   尿液   膀胱   肾脏   含量   药物   患者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