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启蒙教育或称早期教育重要,但被重视了吗

柳涤非常崇尚的李姓教授说,一岁的孩子要自己带,以便于正确塑造孩子的性格和最早期的习惯。揣测她可能是从社会家庭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上研判并给出建议的。

要我说,孩子三周岁前都要自己带,至少父母之一要全天候的陪伴抚育。

目的与教授所指相同,只是力度加强。当然,可行性值得商榷。

孔圣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心出天真、毫无杂陈、性德纯洁的赤子,由满是爱意的父母亲抚养育,身心表里的健康成雏成型,定会美美受用一生的。有人说成年人遇事的浮躁焦急大多起因于儿时的孤独恐慌,可视为一证。

至于说上学之后,据说老师为了便于管理,抑去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活泼性、提问癖等个性化“毛病”,这些从长线上讲,都不必担心。

这就是三岁前亲子亲带的强大力量。

上述观点,无法论证无法负责。

权且抛出观点,引发讨论或深思,听凭网友取舍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目的   启蒙教育   表里   赤子   父母亲   起因   所指   家庭教育   可行性   想象力   好奇心   爱意   恐慌   早期教育   重视   观点   习惯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