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话“气”与“场”

气与场

本文有点长,但可能颠覆你的认知,我只是把各位大家的讲解资料给大家整理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

(一)引子


首先,讲几个小故事,让大家体会一下气场的客观存在。

(一)请问,每个人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静坐也好,与人谈话也罢,在这种时候,有一个人从你的背后静静的走近你,他既没有任何声响,也没有造成光线的变化,更没有带动空气的流动。当他走近到一定距离时,你会“感觉”到他,这时你就会不自觉的回头看看。试想,你是凭什么“感觉”到他的?

(二)在熙熙攘攘的车站,或者在人山人海的商场,当一个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人在你的背后(你的目光看不到)一定距离注视你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并且不自觉的回头寻找。你是凭什么“感觉”到他的?

(三)假设两个病人,身高、体重、长相、出生时间、生活经历、工作过程、感情生活、作息时间等完全一样,发病时间、致病因素、发作状态完全一致,也就是假设两个完全一致的模型,当同一名针灸师为上述两个病人下针治疗,下针时间同时、进针取穴相同、进针方向一致、进针深度相等、进针出针速度一致,总之,针灸的操作完全一致,区别仅仅在于,给一个病人下针时聚精会神,给另一个病人下针时心不在焉。此种情况,我咨询过不少于一百名针灸师(包括不同学位、职称层次),95%以上回答都是治疗效果不同!为什么呢?中医针灸聚精会神时,调动针灸师的内气,需要大量消耗针灸师的“气”。

中医话“气”与“场”

(四)有效千年的“甘澜水”——《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条文中:“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甘澜水”首创于《黄帝内经》,“其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者五升煮之,”《本草纲目》、《本草撮要》都有关于甘澜水的记载。甘澜水,也叫千扬水,也称劳水,这是中医的一个秘籍所以,很多外行人学中医,甚至包括某些教授,是压根不信这个理念的,也就注定了“照葫芦画瓢”!千扬水、甘澜水、劳水,说白了,不就是利用了“人气”在水里的意义吗?

(五)包饺子时,手工剁肉馅好吃,还是绞肉机出来的肉馅好吃?手工蒸制的馒头好吃还是馒头房机器制作的馒头好吃?农村大缸手工酿制的豆酱好吃,还是工厂生产的酱好吃?手擀面好吃,还是面条机压制的面条好吃?答案当然是前者!因为,进入你的嘴的,绝不是简单单纯的食物,而是“人气”!

(六)有人说,胡萝卜与人参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所以,在中医中把人参的作用传的神乎其神,是无根据的夸大!我告诉他,一个人与一条狗的化学组成完全一致,而之所以有人与狗的差异,就是其本源气场不同。


(二)何为气场

中医话“气”与“场”

“气场”应写作“炁场”,“气”通“炁”。炁,中国哲学和道教中常见的概念,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于气。风水上,“炁”是一种意识流,“炁”是“场”的一种状态。虽然中医风水著作中常写作“气”,但是实际上是“炁”的概念。道教中有“一炁化三清”之说。

气是万物生存的根本,宇宙有大气场,人体小宇宙也有自己的小气场。气场其实就是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人体后天所需要的气都是由周围的气场获得的。这种我们看不见、摸不到甚至感觉不到的气场,影响着我们的整个生命,也影响着我们的容颜。好的气场可以使我们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境界,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和美丽。所以,女人要美丽,一定要为自己营造气场。

学中医,是本着气学的基础来讲中医。所谓气学就是气的运行规律。理解气最好从这个行云,还有这个炊烟,烧的水冒出的蒸汽,还有从水流的变化,这些方面去理解气的运行和状态,有助于大家理解无形无象的气。气是无形无象,那见到的就不是真气,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以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揣释,而不可能写成一本教科书告诉你什么叫气,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奥秘所在,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现在说中西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一个最本质的区别,中医认识到气,而不是只认识到形。《黄帝内经》曰:上医守气,下医守形。《黄帝内经》关于气所有的描述,气上、气下、气虚、气实、气刚、气柔、气竭、肾气、肺气等,两气相搏、气机逆乱、邪气、风寒暑湿之气,人的五脏六气怎么样,什么什么气怎么样,都是从气的层次来理解人体。所以今天给大家讲《黄帝内经》,希望带大家能用气来思维,进入气的层次,去理解在气的层次指导下的中医,如果用其它任何东西来解释都不是中医最大的特点,其它的也能解释得清,但终究隔了一层。

气者,阴阳之大也。一如日月之光,不可分也。这个气呢,应该说它是一种能量,这个能量贯穿于始终。气分很多种,但实际上又都是一种,也就是最原始的宇宙能量。中医是宇宙医学,这里所讲的气就是一种宇宙的能量。

爱因斯坦说,没有物质,只是有场。在场的空间里,场的强度特别高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物质。

量子物理学指出宇宙磁场组成了宇宙的万物。宇宙的万物都是能量在磁场的作用下构成。无论是街上跑的汽车,还是你本人,都是由能量组成的。你、太阳、月亮和星星都是由相同的材料组成的。你是一个能行走的、会说话的、以人类身体形式体现出来的智慧能量体。量子物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微观试验发现,世间万物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再把原子放大来观察,发现原子是由基本粒子(中子、电子)组成,最后到量子!再观察这些量子,竟然发现它们不停地纠缠、消失,出现。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它们消失时,它们去哪了?!不管他们去哪了,毋庸质疑的是,他们并不是我们一直相信的那样是固体的静止的,他们是能量,是运动的能量。他们会持续运动,从不停歇。这足以证明,世间的万物是由能量组成的。这种能量就是磁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气),之所以他们以“粒子”的形态出现,是因为磁场具有有波、粒二象性。

上边引子中的几个小故事,客观的证实人体气场(亦说人体磁场)的真实存在。

(三)气的生成

《黄帝内经》认为,人聚气有三,一曰先天精气,父母精血所赐,藏之于肾;二曰后天之气,五谷食物所供,藏之脾胃;三曰天地真气,真气,弥纶天地之道,万物之所养,藏之灵台。明于此三者,方能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其寝不梦,其觉无忧;不明此三者,心无天游,五脏不和,六腑相攘,气血不通,中身当心,疴疾丛生。凡病皆失于真气耳。

1、先天精气。先天精气禀受于父母。先天精气赋予人形体与神识。人的基本形貌、禀性以及生长发育、生殖都与先天精气密切相关。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藏于肾,人出生后,体内先天之精不能更多,需要后天饮食水谷精微之气不断地补充。

2、水谷之气。又叫水谷精微之气,就是我们日常摄入的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成分通过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提取出来,转运至全身组织器官,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以水谷之气又称为后天之气。

3、自然界清气。清气经由肺吸入并向全身敷布。人体所需的清气存在于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气交”区域,因为无色无味,所以称为清气,实际上是天之气和地之气的混合体,也就是“天地冲和之气”,冲和之气不是物理性的搅合,而是化学性的融合,《周易》形容为“阴阳氤氲”,其中含有万物生长所必需的能量物质。这里特别要强调,自然之清气分为四时之气,成分和作用各不相同,这与现代医学的认知不同,不是简单的“氧气”二字所能概括。

人气由上述三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协调作用下生成。通过人体发布于周围形成气场。

(四)气的作用

中医话“气”与“场”

跟大家说几个大的原则,关于神气形,神统气,气化形,最重要的神统管气,气化出形来。为什么不是精气神?因为古人,精气神是把形给略了,我们自从新文化运动之后,接受西方思维模式,对形非常执著,把它拿出来当作一个存在,所以说神气形,因为精就是气之精微者,精和气合二为一,合为气,精也是气,神统气,气化精,神在最上面,形在最下面,气在中间。比如人一哭气散,一笑气畅也,一怒气上,一悲气下,这就是简单的神统气的道理。神凝则气聚,因为我们专注某个事情,气就聚在那儿去做这个事。神形涣散,神要是涣散了,气也就散了。聚精会神为病人针灸,针灸师气聚,其气场与病人气场融合,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若心不在焉,就无法聚气,治疗效果就差!所以说神统气,关键是神。

“气”这个能量,生万物。只要有生命的地方,甚至没有生命的地方,都有这种能量的存在。宇宙就是这些能量组成的。所以,这个能量是平均的。你要认识到这种能量。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亡。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所谓气化形,有气才有形,没有气就没有形。人先天一点真气,结在胎中,慢慢气化出来,原来都是没有的,慢慢化出形体,长出胳膊,那都是气之所充。就像气球,里面气有多大,外面形体就有多大,吹出来的。人长身高长肉都是气充出来的,如果气不充肉不盈。气在长,形体才会长,气结实,形体才会结实,气化形。

人体的气场,又称生物能量场,或者人体磁场,主要作用是为身体挡去不合频率的外来电波,包括负能量、病气、戾气、辐射和浊气等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保护膜。
气场的质素可以分为量与质,前者多表现于气场的结构,简单来说,也就是气场的厚度。气场愈厚,抵御外界的能力愈强,生理、心理及灵性三方面的抵抗力较为平稳,运势也会更畅旺。相反地,如果气场薄弱,甚至出现漏洞,身体的免疫力就会减弱,情绪和心理健康也较容易被外来的刺激影响。气场的厚度由人体的边缘开始计算,大部分的人体气场,厚度为二寸至二尺不等。经常静坐、冥想、练习瑜伽、打太极、修炼气功、进行灵修的功力深厚人士,气场厚度可达十至十二尺。而佛祖释迦牟尼的气场则达到一里,充分表现出佛光普照的说法。

开篇的几个实例最好的证明,人体周围形成的气场,有助于感知周围的世界(故事一);有助于沟通周围的世界(故事二);有助于改变周围的世界(故事三)。

(五)人之气的生理作用

中医话“气”与“场”

人体气场除了对外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内、对自身的生理作用,包括:

1、推动作用。人的生命是一个运动的变化的过程,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运动一刻都不能停顿。气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气能激发、推动血的生成、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方面。很多病,比如说肿瘤,气长期停留在那,呆滞不化,气滞就会血瘀,血瘀痰凝,痰瘀互结,痰凝毒聚,慢慢就化成形体的肿瘤,慢慢地长瘤子了,刚开始都没有瘤子,气聚在那不散,慢慢地久而成形,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就这个意思。

2、温煦作用。人体要维持生命运动,需要源源不断的热量(阳气)补充,而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气的温煦作用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保证各组织器官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气的温煦作用是通过阳气作用表现出来的。《质疑录》云:“人体通体之温者,阳气也。”温煦作用减弱,表现为畏寒肢冷、脏腑功能衰退、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迟缓等寒性病理变化。

3、防御作用。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是气的防御功能的主要表现。人体皮肤屏障功能的发挥,依赖于皮肤腠理间有充足的卫气来调控汗孔腠理开合和汗液的排泄。正气不能抵御邪气的侵袭来说明疾病的产生。故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盛则人体脏腑经络的机能旺盛,人体脏腑经络机能旺盛则抗病能力旺盛,即正气强盛。“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医门法律·先哲格言》)。“和”,即和谐之意。气具有物质性和运动性的显著特征,气分阴阳,阴阳相辅相成,相互激荡,彼此合和,万物便“冲气”合和而化生。气的生成和升降出入运动处于阴阳和谐的动态平衡状态,就是气之“和”或“和谐”。气和则生机盎然,机能旺盛,抗病能力亦盛,故曰“气得其和则为正气”。否则,气失其和则人体机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易招邪气侵袭而为病。故曰:“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的防御作用是通过正气而体现出来的。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为:

(1).护卫肌表,抵御外邪。皮肤是人体的藩篱,具有屏障作用。肺合皮毛,肺宣发卫气于皮毛,“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袭也”(《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卫气行于脉外,达于肌肤,而发挥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

(2).正邪交争,驱邪外出。邪气侵入机体之后,机体的正气奋起与之抗争,正盛邪祛,邪气迅即被驱除体外,如是疾病便不能发生。“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并恶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主一身之表,功能固护于外,外邪侵袭人体,从表而入,必先犯之。脉浮,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为卫气与邪气相争的反映。如正气战胜邪气,则脉浮、恶寒自罢,而病愈。

(3).自我修复,恢复健康。在疾病之后,邪气已微,正气未复,此时正气足以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则使机体病愈而康复。总之,气的盛衰决定正气的强弱,正气的强弱则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故曰:“正气旺者,虽有强邪,亦不能感,感亦必轻,故多无病,病亦易愈;正气弱者,虽即微邪,亦得易袭,袭则必重,故最多病,病亦难痊”(《冯氏锦囊秘录》)。


如卫气不足而表虚易于感冒,用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体弱不耐风寒而恶风,汗出,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均属重在固表而增强皮毛的屏障作用。

4、固摄作用。指气能有效防止血液、水液等物质的无故流失,维持体液平衡。固摄血液,防止溢出脉外;固摄汗、尿、唾、胃肠液和精等,控制其分泌,防止过度丢失。气的固摄作用与气的推动作用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维持人体水液的相对平衡和稳定。

5、气化作用。所谓气化,通俗的理解,就是先使某一物质转化为气,然后将这部分气聚合为另一种物质。气化功能,是人气最本质的功能,贯彻生命运动的始终。人体生理功能的转变,生命能量的转换都必须通过气化来完成。气化主要表现在精、气、血、津液等人体重要的、基本的物质各自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如食物气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气化成精、血、津液;津液气化成汗液、尿液等。

人体实施气化必须有能量的参与,这些能量来源有二:一是肾精中的元阳部分,《难经》谓之“命门之火”;二是人体须臾不能相离的自然界清气,我们吸入的清气是天地之气的精华,包含着人体气化所必需的巨大能量。打个未必恰当的比喻,肾中元阳犹如火种,清气好比燃气,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在人体气化的过程中又不断产生热量,贮藏在各组织器官中,发挥温煦脏腑机体的作用,随时随地参与气化的进程。

戴震说:“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朱熹说:“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朱子语类》卷一)《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所以说,气既是形而下的,物质的,也是形而上的,意识的。气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体。

综上,“气”是“气场”的一种状态,气是意识流,气是能量场,气是物质、意识的统一体;人体气场是能够自我改善的;气是防治疾病的基础力量;气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黄帝内经   中医   形而下   温煦   津液   脏腑   邪气   针灸   正气   万物   能量   物质   人体   作用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