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篇」定了一斤4000元的新班章普洱生茶,拆开有哪些秘密

今天写这篇文章,源于一个订单的激发。

一个朋友从版纳定了1公斤新班章的茶,发到我这里中转。

当然价格不菲,顺便带了4个样品:老曼峨熟茶、滑竹梁子、新班章2款,都是极贵的。

打开箱子后,发现一股怪味,推测可能受污染了。

在这里复盘几个细节,供参考。

买新的普洱生茶毛料,一定要记得闻闻干茶的味道。

正常的晒青毛茶,干茶会有清香味的。即使没有,也不应该有其它味道。

「第281篇」定了一斤4000元的新班章普洱生茶,拆开有哪些秘密

一、4000元1公斤的新班章生茶毛料,配了2个生茶、1个熟茶,品质怎么样呢?

4个样茶里,有2个新班章,条索完全不一样,1个偏黑型,1个偏白的。

1个老曼峨熟茶散料,1个滑竹梁子。

我问了下面的一个主要做布朗山茶区的茶农,他们新班章又分头春和二春,混采和纯古树。一个新班章,哪怕同一片茶地,采摘标准、时间不同,就有好几款茶,价格也都会不一样。

如果买茶,除了追逐山头,一定要结合茶质自身的情况来看,只有品质到位、价格合理的山头茶,才值得追逐。

当然,不太清楚这个茶样算什么头春还是二春、混采还是古树。

打开袋子,味道闻起来怪怪的,没有新茶那种清透单纯的清香感。原本想打算试下的,但闻了4款茶,都有同样的味道。我推测,应该是在制茶过程中不严谨,吸收了外来味道导致的。

里面塞了泡沫板,很碎,一扯到处都会留下颗粒渣的那种。

这种感觉非常不好,因为毕竟袋子里的4000一公斤的茶。

「第281篇」定了一斤4000元的新班章普洱生茶,拆开有哪些秘密

二、观察新班章、滑竹梁子生茶,老曼峨熟茶等几个样茶,都有共同的瑕疵。推测应该是存储或运输过程中,不小心导致的。

原本打算替朋友试试的,因为看到这种情况,我决定把样茶转发给她,让她自己来试。

我心里,暗暗地为客户捏了把汗,打开袋子是这种味道。如果是我,会非常失望的。

前两天把其中一个新班章的茶样拿出来,摊在茶盘里,剩下的,放回发来的箱子里。

这两天,我每天都闻闻,发现摊在茶盘里的,味道已经消失了。

今天无意中,拿到那箱子,发现味道还在,而且刺鼻。类似金属味,又不太像,总之不好。

很担心污染我的小仓库,赶快拿出来放外面晾着。

晾着的一个样茶,怪味消失了,箱子里的几个茶样,怪味还在。

说明这个污染,可能是箱子带来的。应该不属于我上面推测的,制茶过程中的污染。

那么是哪里出问题呢?

「第281篇」定了一斤4000元的新班章普洱生茶,拆开有哪些秘密

三、观察3款生茶、1款熟茶样茶的瑕疵,复盘,哪些环节可能出问题?

反复看了箱子,顺丰的原箱,事先没装过其它茶。

想来想去,可能存茶环境中,不注意细节导致的。因为,所有样品,都有一样的味道。

不太可能是茶叶自身的问题。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很多茶店里,都有人抽烟的习惯。

店主迫于各种原因,不太好说。这种一个看似无所谓的小细节,一点点地跑到茶里,积累多了,茶叶产生异味也是有可能的。

我自己的店里,一般都不太允许别人抽烟。

对新的普洱生茶毛料,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有几个:

这种污染,有来自其它植物的,比如橡胶树、核桃树等;有人为的,比如化肥农药;有外围环境导致的,比如油污、灰尘等等。

每一种都会吸附在茶上。久了,就变成了茶的一部分。因此,要特别注意。

就以上几点来说,茶农的卫生意识非常重要。对于天天地里刨,吃饭都成问题的茶农来说,因为山头茶暴涨。突然面对汹涌而来的财富,就算是初始的原料不错,在制茶存茶环节,一堆问题,也是难免的。

这种情况不是几年可以改变的,需要至少一两代人。

因此,个人觉得某些茶农,不一定具备做高端普洱茶的能力,草率是难免的。

这个环节,需要茶商加入,亲力亲为地指导和跟踪。对普通的茶客来说,随便买点茶,直接向茶农买,实在是风险很高的一件事。

「第281篇」定了一斤4000元的新班章普洱生茶,拆开有哪些秘密

四、总结本次样茶遇到的问题,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一般名山名寨,千元以上的茶,我统统把他们归结为高端茶。

高端茶,除了料要好,包装、卫生、精制环节等等,统统都要有配得上料的服务和标准。

身边几家做高端茶的,连外包装都不落地,给人的感觉就非常好。

作为茶客,花了这个钱,就应当享受与之对等的服务。

当然,买了茶以后,也要特别注意保存。对于个人买一公斤,两公斤的生茶毛料的,尤其要特别留意。

普洱茶是群居生物, 茶越多,越利于转化。

注意的细节,包括避光、防潮、防串味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位,看环境,随时调整,等待几年。

「第281篇」定了一斤4000元的新班章普洱生茶,拆开有哪些秘密

以上,是对于这次4000元一公斤新班章的一个初步复盘,诸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都可以借鉴,防止自己存茶时,遇到类似情况,坏了好事。

当然,具体茶怎么样,我还没有喝。

今天喝了其中一个熟茶样,老曼峨,太苦。

「第281篇」定了一斤4000元的新班章普洱生茶,拆开有哪些秘密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分享,问茶私信。

崔赛先,专注【健康喝茶,以茶养生】探索,持续分享云南滇红和普洱茶茶道知识,见证好茶带给身体的惊喜。链接我,链接健康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普洱   闻闻   毛茶   都会   茶盘   毛料   茶农   怪味   普洱茶   山头   箱子   环节   细节   味道   秘密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