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道家”生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坛的一代盟主,其诗词字画俱佳,在哲学思想方面也有巨大成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家、政治家。

苏轼幼年多学儒家,向往建功立业,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二十五岁步入仕途,先后在凤翔、杭州、湖州等地任职,因不主张激烈的变革,反对新政,以“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宋哲宗时旧党掌权,复出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又因意见不合外放至杭州、扬州等地任职,晚年因新党再次执政,被贬至惠州。

随着宦海沉浮,阅历的增加,中年以后,他对道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将老庄的清净无为,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认为兼通儒老,可以做到“遇物而应,施则无穷”。

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使他的内心能够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变得豁达通透。看他在贬谪黄州时写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面对风雨来袭,我却泰然处之。苏轼正是以这种旷达的心境,来面对政治上的困难处境。

苏东坡学习道家养生也颇有心得,他曾写信向老师张方平推荐练功方法:

“每夜以子後披衣起……心为炎火,光明洞彻入下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候出入息匀调,即以舌接唇齿,内外漱炼津液,未得咽。复前法,闭息内观,纳心丹田,调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送入丹田。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汨汨然有声径入丹田……”

此为道家守丹田之法,所述细节较繁,但核心内容是一样的:“意守丹田”、“三性归一(眼睛看着它、心里想着它、耳朵听着它)”。

道家说“薄滋味以养气”,他制定“节饮食”的准则: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苏东坡又总结了四句话作为养生之药方:

“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意思是荣辱富贵不要考虑太多,早睡养气血,走路健肢体,感到饿了方吃不要过饱,胜过佳肴。

苏轼作为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政治家,晚年用道家支起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苏东坡的“道家”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旷达   道家   凤翔   东坡   儒家   清净无为   湖州   富贵   津液   丹田   杭州   居士   政治家   晚年   风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