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子也会得脂肪肝,4大脂肪肝元凶全都揪出来

而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有脂肪肝的人,往往体型偏胖,饮食油腻,又爱吃肉。但你可知,生活中有些人常年吃素,平时还会摄入各种水果,从不喝酒,体型偏瘦,却偏偏还是得了脂肪肝。


这又是怎么回事?脂肪肝的“元凶”到底是什么呢?又该如何逆转?


瘦子也会得脂肪肝,4大脂肪肝元凶全都揪出来



脂肪肝,从来不是胖子的专利


肝脏不仅是解毒器官,也是脂肪合成、利用和运输的主要场所。因此,当肝脏内脂肪转运失去平衡时,脂肪就容易积聚,形成脂肪肝。


对于肥胖导致的脂肪肝,我们可以称之为“营养过剩型脂肪肝”,多是由于饮食过量导致机体能量摄入过剩而产生的。


但反过来,对于一些营养摄入不够、常年吃素的人群来说,则可能导致“营养缺乏型脂肪肝”。


长期吃素,营养不良,

脂肪也会堆积


我们的肝脏要将脂质类物质转移出去,必须依靠载脂蛋白的帮助,它好比是转移脂肪的船只。


但若是长期吃素、营养不良,特别是优质的动物蛋白摄入不足,很容易造成载脂蛋白的不足,船只不足,脂类物质就无法从肝脏顺利地转移出去,脂肪也就堆积在肝脏中了,最终也会出现脂肪肝。


瘦得太快,会引起肝损伤


有些减肥人士追求快速减肥,尤其是现在天气转暖,减肥更是“迫在眉睫”。但这也可能伤及肝脏。


快速减肥的过程中,大量脂肪分解,会引起血内游离脂肪酸大量增加。但游离脂肪酸本身就具有细胞毒性(脂毒性),可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又会引起氧化应激,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肝细胞。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快速减肥,有可能会引起肝损伤,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这4个脂肪肝的“元凶”

高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也是脏器脂肪生成的重要因素。


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多余的部分就会转化成甘油三酯,增加高血脂风险。同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说明其他营养摄入较少,容易导致运送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的脂蛋白合成减少,增加甘油三酯的积存,诱发脂肪肝等疾病。


瘦子也会得脂肪肝,4大脂肪肝元凶全都揪出来


久坐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内过剩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当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则会表现为肥胖;沉积于肝脏时,就出现了脂肪肝。


同时,久坐不动还会令许多关节肌腱韧带僵硬,影响肝脏疏泄畅通,增加肝脏病变可能。


糖尿病、高血脂

糖尿病、高血脂常常与脂肪肝相伴发生。


成年后患糖尿病的人中,有50%~80%的人有脂肪肝。因为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水平均较高,容易同时患上脂肪肝。


高脂血症与脂肪肝也属于难兄难弟,调查发现,20%~92%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高血脂症,一半的高血脂症患者有脂肪肝。


酒精

嗜酒的人大多患有酒精性脂肪肝。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超过8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乙醇进入人体后,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可造成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形成脂肪肝。


瘦子也会得脂肪肝,4大脂肪肝元凶全都揪出来


帮助逆转脂肪肝


脂肪肝有恶化成肝癌的可能,但及早干预也是可以逆转的。


调整饮食

①碳水“121”:早餐吃相当于1两米饭的碳水;午餐吃相当于2两米饭的碳水;晚餐吃相当于1两米饭的碳水。


1两米饭大约能提供13克的碳水化合物,不过50克的米饭很难填饱肚子,因此可以选择用蔬菜、谷物来代替,能吃得更多。


②低脂“1+1”:脂肪肝患者也可以吃肉,纯素食不但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反而可能让加重病情。


但吃肉需记住两个标准:


*选择低脂肉,如鱼、虾、鸡肉、猪里脊等;


*摄入的蔬果比例大于肉类(肉类每天进食不超过150g)


瘦子也会得脂肪肝,4大脂肪肝元凶全都揪出来


护肝营养素

*蛋白质——肝的再生功能主要依靠蛋白质。所以牛奶、鸡蛋、鱼等可以适当多吃些。


*维生素C——能清洁肝脏,减少脂肪沉积。


补充益生菌

大家都知道益生菌可以保护胃肠道,而其实它也可以改善肝脏健康。


像吃酸奶、泡菜等有助于直接补充益生菌;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则有利于益生菌的繁殖。


脂肪肝患者的运动法则


①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跳舞等。锻炼时心率至少要维持在每分钟100次以上,但是最高不能超过(170次-年龄)次/分。


②考虑呼吸、循环器官的适应性和对糖、脂质代谢的影响,运动的时间最低应持续15~20分钟以上;为了预防肌肉、关节的损伤,最长应限制在60分钟以内。且每周3-5次为宜。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不可少,简单的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就可以判断肝脏的健康情况。


瘦子也会得脂肪肝,4大脂肪肝元凶全都揪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元凶   碳水化合物   脂肪肝   脂蛋白   瘦子   血浆   脂肪酸   甘油   毒性   肝脏   米饭   损伤   脂肪   糖尿病   患者   营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