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发热病:从伤寒到温病的发展

温病之端倪离不开叶桂,吴塘二人,有两人的开宗明义的两段话把温病的特点展现给我们:

温热论叶天士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温病条辨吴塘言: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

回顾外感疾病的发展过程我们就发现了从汉唐医家已经有了对温病的认识到宋朝有部分医家已经身体力行,在伤寒与温病之间游走而治法已经开始逐渐形成辛温辛凉并用或者偏于辛凉或者根据时节不同选用二者或者辛温加以清热解毒等法,到明朝随着王纶,缪希雍对温病认识的深入,到喻昌的尚气论,在明末清初有杨栗山,雷丰的寒温共存,也有吴又可的明确瘟疫论,再到清朝戴天章,余霖,薛雪,叶桂,最后吴塘集大成。

从孙思邈开始即已经将热病分为伤寒和温病,温病又分为因为感受常气,伏气为病形成伏气温病和感受时行之气(非时之气如冬天暖气)出现时行温病,开始使用解表清热治疗冬温,风温的葳蕤汤,和治疗时行温病清热解毒的水解散,还有瘟疫热入脏腑的紫雪及玄霜。

北宋韩衹和首创辛凉解表之法,属于此法奠基人,衷仲景之理但是在解表上以“热”为着眼点,改变辛温解表而为辛凉为后世包括庞安时,朱肱,刘完素等对热病治疗以辛凉立法之源。

庞安时仍然遵循伤寒为热病之统领,创立了“寒毒”说,温病就是伏气温病,但是创新了天行温病源于疫气或者异气而导致,治以“热”为重点,创清热解毒,辛散温毒之法。

朱肱,重视伤寒和中暑,温病,风温,温疟,湿温温毒的鉴别,均来自外感但不能混淆,强调“名定而实变,言顺则事成”不得名妄加治疗危于风烛。

金朝刘完素开创了表里双解法著名的防风通圣散,以清,宣,下,解毒等寒凉去热的办法为治疗热病,温病的先驱。

元朝王履认为,伤寒,以病因而为病名,温病热病以天时病形为病名,三者皆起于感寒,通以伤寒称之。即病者发于所感之时,不即病过时发于春夏,前者伤寒后者温病,原因一致,但是其类不同,治法当不同!

明朝王纶指出,辨治发热,外感内伤是关键,提出来伤暑随为外寒但是伤正气应以内伤治疗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外感即病可以辛温发汗一汗而解,不立即发病要因季节治法有变,春天以辛凉,夏天以甘寒。如果是感受不正之气,比如冬天热气虽然冬天也要辛凉解表,夏天感受凉邪也要用温药。还提出来天行瘟疫,沿门阖境相同得病,宜用刘完素辛凉甘寒清热解毒。

缪希雍提出,伤寒瘟疫“凡邪气之入必从口鼻,故兼阳明证者独

多”。

俞嘉言以春伤于寒春病必温,春不藏精春病必温,春伤于寒不藏精冬病温三种情况分类治疗伏气温病,建立温病纲目,另外用三焦论治瘟疫,提出:“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入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瘟疫三焦论治对后世吴塘不无启发。还创立秋燥说。

杨璿杨栗山,认为:冬时严寒杀厉之气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至春为温病,夏为暑病,等导致人们都把伤寒温病当做同样的治疗,指出:伤寒温病乃感天地之常气为病,瘟疫则感天地之杂气为患,两者毫不相干。对俞嘉言的三焦论治瘟疫非常推崇。

俞根初以伤寒六经钤百病,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径。融六经,三焦于一炉。

雷丰的时疫论,

吴有性的瘟疫论,戴天章的《广瘟疫论》,通过五辨诊断瘟疫,,有五兼,十挟之说。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后边,叶桂,薛雪,吴塘,王孟英等温病自成一派!

关键是在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中,他所说到的内伤发热由于表现为燥热而渴,扪之烫手,烦躁,鉴于当时开封疫情的情况应该考虑也属于一种瘟病,所以他的内伤发热(指的是现在的温病)表现为肢体内侧手掌热,与此相反的外感(狭义的伤寒)则外侧手背热,所以正是符合吴塘的”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就好解释了!而李东垣最典型的方子如补脾胃升阳散阴火汤用的是苦寒的黄芩,黄连,石膏,配以辛甘的苍术,羌活,防风,人参,黄芪 甘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而李东垣所说的阴火其实才是真正的内伤杂病的发热,热势不杨,缠绵不愈。

补中益气汤的治疗适应症在《脾胃论》中东垣老人说到:上一方加减,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则可用之;若末传为寒中,则不可用也,冬月或春寒,或秋凉时,各宜加去根节麻黄五分;如春令大温,只加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等。隐约可见对外感病的治疗影子。

仔细揣摩其实在伤寒论中麻黄升麻汤应该是治疗天行温病或者瘟疫的方子,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上有脓血,下有泻痢的病症虽然目前有人把它列为厥阴病证,但是这样的方子从用药可以以方测证麻黄二两半,升麻、当归各一两一分,知母、黄芩、葳蕤各十八铢,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各六铢。寒温并用,解表清里养阴都有,是一个有点乱但是用温病传里就容易理解一点。升麻,黄芩,知母量仅次于麻黄,当然这也与仲景时代用药特点有关,也属于表里双解之意。比如韩衹和的辛凉解表,刘完素的防风通圣散,喻昌的在上焦升而逐之,兼以解毒法,俞根初柴芩双解汤双解法等,都与升麻黄麻汤有着方证上的联系,此方都喻为不好懂,不易用之方,若从温病看从表里双解看有拨开云雾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热病   伤寒   嘉言   升麻   知母   明朝   脓血   外感   时行   麻黄   黄芩   表里   清热解毒   内伤   瘟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