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陷袪瘀汤(史载祥教授经验方)

升陷祛瘀汤为当代国家级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的协定方,

方由黄芪、知母、党参、桔梗、升麻、柴胡、山茱萸、益母草.三棱、莪术等药物组成,

用于治疗大气下陷血瘀证。“每遇气分不舒之证,先存大气下陷设想。”不管何病,若确系大气下陷之证,投与升陷祛瘀汤加减,屡获良效。附例升陷汤加味治郁证一则。

典型病例:

患者,女,42 岁。教师。2013年 6 月 28日初诊:自觉呼吸短气,胸闷绵绵,时轻时重,咽中似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每遇情志抑郁或劳累而加重。心烦,懒食,嗜卧,小便清,大便偏软。曾四处求医,疗效不佳。切其脉左部弦、右部寸关皆沉而无力,观其舌质暗红有斑点微有齿痕、苔薄白。既往病史:农活劳累汗出受凉而得温病,见高热咳喘,延西医诊治,诸症解,但留此症。是证乃大气下陷兼气分郁结,而医者屡用辛香行气之品则使大气更伤,气虚而痰瘀生,聚而不化,治当补大气而理郁化痰祛瘀,仿升陷祛瘀汤立方。

处方:生黄芪30g ,知母15g ,柴胡6g、桔梗6g,升麻3g ,山萸肉15g、三棱10g、莪术10g、白芍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党参10g、白术10g,炙甘草6g 。药服5剂,诸症豁然。

体会:

实证之郁与众不同,初必大气虚与肝气郁并存,然医者重其胸闷、喉间如有物梗之肝郁,而未见其呼吸短气、懒食、嗜卧之胸中大气不足之象,治则一味辛香疏肝,而忽视升补下陷之大气,致使肝郁未见条达,而大气反而大伤。笔者重在大气下陷之辨,以升陷祛瘀汤加味,大补大气,气足则痰化瘀解,进而肝气条达,而病自愈。因其家境贫困,肝气素弱,加之患病不能劳力,其肝胆之中必多起急火,其心烦、左脉弦而兼硬是此明证,故方选山萸肉、白芍以补肝柔肝,其中白芍味苦、气微寒、性凉善泻肝胆之热。因其病情缠绵,精神倍受困扰,故方加生龙骨、生牡蛎以去烦热、镇静安神、软坚化痰。《金匮要略》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方选党参、白术以补脾,助运化,绝生痰之源。

小结:

大气下陷之证,临床实甚多见,但其往往合并其他症状出现,易于混淆不清。如久病气虚,大怒之后惊慌失措,虚喘之证往往出现气短不足以息者,妇女崩漏不止,以此汤加减均有显效。大气者,即胸中之宗气,《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故大气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心肺功能的调节上,大气失常则心脉不畅,肺气失于宣肃。《灵枢·刺节真邪》曰:“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表明大气正常是气血运行通畅的必备条件。正如喻嘉言《医门法律》说:“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之大气,斡旋其间”。充分说明大气在人的机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汤加   莪术   升麻   知母   肝气   白芍   白术   柴胡   医者   党参   牡蛎   黄芪   桔梗   胸中   大气   教授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