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的临床应用,这里为您说清楚

灸法、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的临床应用,这里为您说清楚

艾灸的作用

温散寒邪 (素问》:“血气者,喜温而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故用艾灸治疗寒邪为患、偏于阳虚诸证

温通经络、活血逐痹:用于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

回阳固脱阳:气虚脱而出现大汗淋四肢冷、脉微欲绝的虚脱证,以及遗尿,脱肛、阴挺等都可随证选用

消癌散结:用于乳痛初期、病、寒性布肿未化者防病保健常足三里、大、关元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灸法的临床应用,这里为您说清楚

施灸材料一艾绒

艾叶,《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更有它的优点: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

常用的灸法

灸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先是单纯艾灸,后来衍化为多种灸法,大体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筒灸和天灸等几类。使用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灸法的临床应用,这里为您说清楚

目前临床常用艾条灸或温针灸,其操作方法如下。

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3~5min,至皮肤稍成红晕为度。对于晕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和小儿,医者可将示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医生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调这施时间,防

雀啄灸和回旋:灸点燃艾条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合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施灸的疾病。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尽为止,或在针柄上套置一段1~2cm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灸法的临床应用,这里为您说清楚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凡遇阳气其虚弱,沉寒痼冷,针、灸并用会提高疗效,如阳气虚陷、久病、久泄、痰饮、厥冷、瘰疬、痿痹、痛经等证。但对于阴虚阳亢、邪热内炽慎用灸法;颜面五官、阴部、大血管部位不宜用直接灸对于针灸文献中述及禁灸的穴位,临床并不必拘泥;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施灸时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毁皮肤或衣物。

另外,也有对艾灸过敏的情况,如施灸局部皮肤出现红疹、瘙痒,一般停灸2-3d后红疹消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艾绒   本草   艾灸   目的   阳气   穴位   经络   针刺   针灸   热力   局部   温和   部位   患者   皮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