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绿豆衣:清热在外,解毒在内

在夏天饮食养生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豆类食物。豆类食物有很多种,不同的豆类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意思是说五谷是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

在豆类中,绿豆很受人们喜爱,其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之一。其用途广泛,可药食兼用,既是调节饮食的佳品,又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亦是防病治病之良药。目前入药的主要是绿豆和绿豆衣,绿豆为豆科植物绿豆的干燥种子,绿豆衣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皮。

绿豆、绿豆衣:清热在外,解毒在内

绿豆,甘寒,常用于解暑开胃

绿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秋后种子成熟时采收,簸净杂质,洗净,晒干即,入药时打碎或研粉用。其性味甘寒无毒,归心、胃经,具有解暑开胃、清热解毒、除烦消肿之功,常用于痈肿疮毒、药草中毒、食物中毒、金石中毒、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的治疗。其常用别名为青小豆、植豆。

用绿豆来清热解暑自古有之,明朝养生家高所著《遵生八笺》中说:“解暑,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去汤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滚则色浊,不堪食矣。”

现代熬制绿豆汤,煎煮时间则因需而异,如果用以消,,以熬10min左右为宜;要想解毒,则熬的时间需增加。绿豆的清热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内。因此,如果只是想消暑,煮汤时将绿豆淘净,用大火煮沸,注意不要久煮,这样熬出来的汤颜色碧绿、比较清澈,喝的时候也没必要把豆子一起吃进去,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消暑功效;如果是为了清热解毒,最好把豆子煮烂,这样熬出来的绿豆汤色泽浑浊,消暑效果较差,但清热解毒作用更强绿豆虽为解热祛暑佳品,但其性味寒凉,故脾胃虚弱、肾阳不足及体质虚寒者不宜常服。当然,长期单用绿豆可伤脾胃,但因绿豆本身可清暑开胃,因此如若与其他药物一起则往往可以治疗脾胃虚弱,正所谓“ 损益在物,亦在人也 ”。如清代《种福堂公选良方》中有一张叫“ 玉露霜 ”的方子,用陈米锅焦500g、炒白术60g,陈皮45g,莲肉、改米各120g,糯米、绿豆各500g,均炒熟,研粉,每剂60g,2-3次/,,滚开水调服,主治老人脾虚气弱,食少便溏之证。

绿豆、绿豆衣:清热在外,解毒在内

绿豆衣,甘寒,长于清热解毒

将绿豆用清水浸泡后取皮晒干即成绿豆衣,以纯净、干燥、色不变红者为佳。绿豆衣之用最早见于《本草纲目》,其性味甘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退之功,常用于斑痘目翳,麻疹合并肠炎等证。其常用别名有绿豆皮、绿豆壳。

绿豆衣目前临床较为少用,其实此药明清时期医家使用较多。这是由于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发展所需,借绿豆衣清热解毒之性而用于临床温病的诊疗。关于绿豆衣入方剂而用,如《温病条辨》的翘荷汤(薄荷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生甘草一钱、黑梔皮一钱五分、枯梗二钱、绿豆皮二钱);雷丰《时病论》的祛暑解毒法苓三钱,制半夏一钱五分、滑石三钱,粉甘草五分、参叶六分黄连八分、银花三钱、连翘三钱、绿豆衣三钱。

建国前后,北方医家运用此药较为多见。诚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云:“ 绿豆处处种之…北人用之甚广。”如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用绿豆衣配苡仁用于上消(消渴)诸证,获效良佳,然细考药之配伍,却系肺、胃、肠兼顾之治。绿豆衣配薏仁,治上消以口渴为主症的糖尿病,肺与大肠相表里,肠中热毒得清、则肺金自宁。二药皆可入脾胃而解热毒此令胃火不得伤肺之法也。二药既能除胃所蕴热毒,又能健脾益肺,奏效颇速。

绿豆、绿豆衣:清热在外,解毒在内

再如张赞臣于1977年用托毒排脓消肿法治疗一50岁男性多发性肿伴鼻疖患者。

初诊:两鼻烧灼样疼痛,有稀脓性分泌物,极臭,表面结有皮,继则延及面、目、颈前。项后亦有肿已1个月余,曾用多种方法治疗不愈。检查见鼻前庭红肿隆起、人中六偏右有疖肿,颈后正中部红肿,肿已化脓溃烂,创口细小流不畅。薄,脉滑。证属热毒内蕴不清治拟清化解毒。处方:赤芍、粉丹皮、金银花、天花粉、象贝母各9g,绿豆衣蒲公英各12g生甘草2.4g。7剂,外用药线引流,加提丹搽疮面。

二诊:鼻、口肿已退,颈后溃疡处未,四周根软,苔薄净,脉滑。再于上方加芙蓉花、黄芩、地骨皮各9g。继服12剂,外用药同前。

经治疗后鼻,口部肿胀全退,但自觉有热痛,颈后烂处也已愈合。为防患未然,再于清化以资巩固,上方去芙蓉花,地骨皮,改蒲公英,金银花各9g加绿豆衣12g。7剂,外用青灵软音数于患处。鼻多发性肿消退而愈。1年后门诊随访,旧病无复发。

绿豆、绿豆衣:清热在外,解毒在内

现代医家善用此药者当属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他常用绿豆衣茶饮方内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痤疮等多种慢性疑难重症及湿邪为病者,多获佳效。其代茶饮方药多选用甘平、甘淡、甘酸缓和。辛香、芳化药物,如苏荷梗、霍香、佩兰、扁豆、玉米须、炒谷麦芽、西瓜翠衣、白茅根、芦根、绿豆衣、赤小豆、炒薏苡仁、佛手、厚朴、半夏、葛根、炒杏仁、太子参、生白术、西洋参、葛根、炒杏仁、太子参、生白术、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等。组方简洁精当,药性缓和流动而又药力专一,具有很好的养阴益气、醒脾、和胃化湿等功效。

绿豆衣除内服外,亦可外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即有用绿豆衣作“ 明目枕 ”的记载:“ 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同作枕,至老明目。”此藉绿豆衣明目退翳之功,故而枕后可“至老明目”。

此外,绿豆衣亦可用于烧烫伤的治疗,其具体方法是:取绿豆衣30g,冰片1g。先将绿豆衣炒黄,加冰片共研细末,外敷患处,此据绿豆衣清热解毒之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李时珍   葛根   绿豆汤   绿豆   本草纲目   太子参   祛暑   豆科   冰片   医家   白术   清热解毒   脾胃   豆类   豆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