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抽烟喝酒,危害到底有多大?必须戒掉吗?

大家都知道,患上糖尿病后,饮食就要特别注意,食物太油、太甜、太辣、热量太高的,都不能随意吃。一些糖友反馈,确诊糖尿病后,吃东西已经很小心,运动也在坚持,可就是酒烟一直戒不了,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改起来实在太难了。

作为糖尿病人,日常生活已经很艰难了。那么糖尿病人抽烟喝酒,危害到底有多大?必须戒掉吗?


糖尿病人抽烟喝酒,危害到底有多大?必须戒掉吗?

抽烟对糖尿病的影响

1、抽烟会使胰岛功能减弱。

吸烟可刺激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生长激素、垂体加压素和糖皮质激素等的分泌,引起血糖暂时性升高,虽然是急性、短暂升高,但如此反复地增加胰岛素抵抗和升高血糖,会损害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从而使血糖难以控制,病情加重。

2、抽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导致注射的胰岛素吸收变得缓慢,进而影响到血糖。尼古丁也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同样剂量的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功效会变差),从而使血糖更加难以管理。

3、抽烟可能诱发糖尿病并发症。

研究表明,吸烟是2型糖尿病冠心病、肾病、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吸烟患者是不吸烟患者的5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不是两三天就会形成的,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高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也许普通糖友10年才可能出现并发症,而抽烟的糖友可能3年就出现了。

饮酒对糖尿病的影响

1、饮酒会增加肝脏负担。

酒精在进入身体后是通过肝脏分解的。对于正常人来说,适当地喝酒并不会给肝脏带来太大伤害,但是由于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比较弱,经常喝酒势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损伤,进而容易引起糖尿病肝病。


糖尿病人抽烟喝酒,危害到底有多大?必须戒掉吗?

2、饮酒可能导致高血糖或低血糖。

酒精属于高热量食物,糖尿病人一旦饮酒过多,消化吸收后会导致血糖飙升难以控制。

此外,空腹喝酒还会容易引起低血糖。因为,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会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减少,就会让血糖下降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症状过于严重时,会让身体分解大量酮体堆积在体内,进而导致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

3、饮酒会引发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人由于长时间的高血糖,肾脏相比正常人更加脆弱。而长期喝酒,酒精进入身体后,是需要肾脏进行排泄的,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糖尿病人肾脏不是很好,酒精没办法及时排泄出体外,日积月累,就容易导致肾脏发生病变而引发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人,一定要戒烟戒酒吗?

1、对于抽烟

作为糖尿病患者,不管病程多长,病情如何,戒烟对于糖尿病的控制是一定有好处的。建议所有糖友一定要戒掉!

如果平时吸烟量比较大,不能一下子完全戒掉,可以逐渐减量,再不行,还可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2、对于喝酒

糖尿病患者,在吃药和注射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最好不要喝酒。如果血糖相对控制得比较稳定,可以少量喝酒。

0糖0脂果味气泡酒 ¥82.9 购买

如果实在要喝,建议饮用一些低酒精的酒类,而且一定要避免空腹喝酒。喝酒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当吃菜或者主食,边吃边喝,随时注意身体的变化,避免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等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糖尿病人   胰岛   低血糖   尼古丁   胰岛素   肾脏   并发症   血糖   肝脏   分解   糖尿病患者   酒精   糖尿病   患者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