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钉子户

少林寺: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钉子户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大唐武德5年,这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这一年正好是公元622年。在这一年的5月,少林寺的僧人们接到了皇上下的诏令,要求拆除寺院,僧众们都得还宿回家。虽然在这之前建于魏孝文帝时期的少林寺,已经在北周武帝的建德年间遭遇过一次寺庙被毁。但是在北周境地的大象年间,又得到皇帝支持,获得了重建。这一回少林寺又是犯了什么事儿,皇上非得要下令把这寺庙给拆毁呢?

其实这并不是针对少林寺的,这是因为隋末的土地兼并状况严重,而当时的寺庙和道观都是拥有土地的大户。这个时候唐朝刚刚建立,正需要快速的恢复生产力,所以拥有大量土地的寺庙和道观,就成为了李渊治理的目标。李渊这个令下的非常大,他是要求在河南河北境内的所有的寺庙和道观全部解散。接到诏令之后,可以想象少林寺上下一定是一片哗然。心里边的不干那是一定的。但是各位这是在政权的初建立的时期,面对势头正盛的李唐皇帝,虽然大家都不确定这李家的天下能有多长的寿命,可是谁愿意吃眼前亏呢?找同行商量商量吧。放眼一看,其他寺院,道观都乖乖听话了。

可是少林寺呢这些僧人们的确是非常不甘心。于是就写了一个奏表,想要找关系活动活动。今天咱们说,虽然千百年来讲究人情世故,是中国的一大特点,大家都说有熟人好办事儿。但是这违抗皇命的事。你得找什么样的人才能活动活动呢?那得是多高的大人物,你这少林寺凭什么认识那样的人物呢?而且少林寺凭什么相信这件事通过找关系就能解决呢?这背后有一段历史,原来就在一年之前,少林寺刚刚为李唐皇室的统一大业立下大功。因为这件事,李世民还特批了4000亩土地表示感谢。而这一次,少林寺的僧人们想找到这位熟人,这位身份地位高的大人物就是李世民。

少林寺: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钉子户

说起李世民和少林寺,其实在民间一直就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大概意思呢就是李世民有一回落难了,性命攸关的时刻,他被13位少林寺武艺超群善于使棍的武僧给救出来了,这是民间的说法,但是民间说法靠谱吗?最早出现这类传说的是民国初年梁启超为一本书写的序,里边提到这个事儿,他在这个序里边是这么说的。他说隋朝大业末年,天下大乱,有数万流贼涌向少林寺,意图不轨。寺庙里的僧人就外出抵抗,双方在山门前就发生了争斗。眼看着呢,这僧人们就落了下风,结果这时候冲出一个老头陀,手里边操着短棍冲在队伍最前边,非常非常的勇猛。愣是靠着神乎其技的棍法大出了僧人们的气势,让贼人知难而退。

这件事情之后,这僧众们一看,这老头陀武艺太高强了,都跟他讨教学习。这个棍法呢就在少林寺当中就流传开来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时候,就请这些棍僧帮忙击败了敌人。这其中立功比较大的有3个人,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这事儿大概一听还是有点意思。但是问题来了梁启超为什么要写这个呢?他给什么书写序,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华新武术。

要梁启超写序的是郭论,要这么一说,咱就明白了,为什么写僧人,为什么写棍术,他这是给人家教科书写的。当然这一段要这么一想,就觉得故事有一点存疑。仔细一琢磨,发现好像细不太对劲。首先呢王世充还活着的时候,那李世民还没当上皇帝呢。他只是秦王啊,就算是以他后来当上皇帝的称号来称呼他,那也不能叫唐王得叫唐皇。当然人梁启超写的是这段历史,写的是这段故事,人家没提什么十三棍僧救唐王。

少林寺: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钉子户

通常这种不太严谨的说法都出自于民间传说,它未必是事实。关于这段历史,旧唐书太宗本纪当中是这么记述事件起因的。武德三年,也就是公元620年。已经称了帝造反快成功了的李渊在中原和华北地区只剩下了王世充军事集团和窦建德军事集团这两个对手。所以就派李世民去攻打,李世民先选择去打王世充。转年2月,王世充被李世民困在洛阳里。为了加强防守,他占据了洛阳与少林寺之间一个叫做博古屋的地方。这个地儿据说啊当年是隋文帝赐给少林寺的庙产。因为这个地方地势比较险要,所以被王世充给看中了,派自己的侄子王仁泽跟着守着,改名为宦州,和洛阳之间呢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呼应的支援态势。

这仗打了挺长时间,唐军其实也挺疲惫,但为什么不撤军不放弃?就是因为势头非常的好。他们占了上风了,王世充自己也知道别看自己守在洛阳,这事儿不是长久之计。无奈之下,写信请求窦建德来帮忙。窦建德凭什么帮他?因为两个人是造反路上的竞争对手,但是窦建德也比较聪明,面对强劲的唐军,假如说王世充败了,那么自己将来就只有孤军奋战了。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所以窦建德就准备加入对李世民的战斗当中。

这个事态本来是唐军占一点优势,但是窦建德一来,唐军假如不能迅速的拿下王世充,那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是相当不利的。然而就在这个十分危急的时候,少林寺中突然派出一支精兵,在公元621年的4月27号这一天,生擒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泽。帮助唐军夺下了换州防御体系遭到破坏的王世充不再占据地理方面的优势。而窦建德的部队呢也在虎牢关被李世民击败。一场危机就在这支少林骑兵的帮助下扭转了局势。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支少林精兵呢非常有用。而这些人呢就是前边提到的传说中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原型。

我估计这故事讲到这儿,您的脑海当中涌现的是什么呢?可能是各种武侠片的场景,对吧?但是事实上,这个事件中的战斗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激烈。因为当时这些僧人啊是与宦州城内的乡绅里应外合,偷偷入城搞的袭击,他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战斗。但是我们再回头去想,即使是偷袭,那不也得是一高人胆大才行吗?这件事情结束之后,李世民做主赐予了少林寺四十顷田地和一具水碾。

做一个简单的换算,一顷就当它是100亩。40顷不就正好是我开篇所讲到的4000亩吗?少林寺拥有这么大一块土地,难怪李渊要对他出手。而少林寺和李世民之间有这样深的渊源,难怪他要找李世民去说情。但是这个时期,李世民正在受太子李建成及其党羽的打压,根本就没有办法对少林寺输出帮助。所以这4000亩田虽然是由他馈赠的,但是仍然被他的爸爸李渊就给收回去了。

可是尽管土地被收回去了,僧众们却不肯放弃少林寺的本院,就这样挺着,我也不拆,我也不搬走,反正你要来,你就试试,我们毕竟是有功夫的是吧?我们有棍,我们不光有棍,我们还有少林十八铜人,我们还有鹰爪弓,我们还有铁布衫,还有铁头弓,什么都有,当然这是开玩笑。为什么李渊对这件事情即便是不高兴,他也没有对少林寺下死?。说实话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是刚刚建国。李渊的势头非常的盛,所以大家不愿意去得罪他,谁也摸不清楚这李渊到底是一个什么手腕,万一是心狠手辣的可怎么办呢?毁在他手里不值啊,对吧?钱财寺庙田地都是身外之物,我们何必执着于这些东西呢?所以许多的寺庙和道观呢就没有坚持要守在那块土地上。

但是反过头来来说,李渊也恰恰因为是刚刚建国,刚刚统一天下,他也不希望留下一个残暴的名声。所以尽管心里边不舒服,但也只不过是又下了一道令说你们搬不搬啊,不搬不搬就不搬吧啊,就这么着。这事儿呢就一直这么搁置着,我在这说一点个人的浅见。假如说这个时候李渊的政权已经稳固了,那么少林寺再来这一招。就不一定好使不好使了。这时候他也是赶上了这个时间节点,所以就没有太多的关注。

少林寺的这本院就这样挺了4年,但是谁也没料到,四年之后这个事情居然出现了转机。什么转机呢?4年以后就是公元626年了。在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杀了,唐高祖李渊呢被迫禅让的位置。李世民当上了大唐的皇帝,在登基之后,李世民又把这4000亩土地次还给了少林寺,而且还封了少林寺几位僧人以官衔。虽然说没有失职,但是这个官衔的待遇还是有的。据说他还特别允许少林寺的和尚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

当然这个事件呢距离今天年代久远,谁又能说得清楚?但回过头来再说,少林寺公然抵抗皇命,拒不拆迁。是不是仗着自己有功夫,咱们不好说,但是他们这一身功夫还有江湖传闻当中的那种勇武,可也确实称得上是,历史上武力最强的钉子户了。

#历史那些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少林寺   秦王   少林   官衔   诏令   头陀   僧众   洛阳   道观   僧人   钉子户   寺庙   战斗力   公元   最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