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失眠怎么办?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上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的患者,患者通常很苦恼、今天科里田主任讲了《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的专家共识》,觉得可能会对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用。所以,我简单总结了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失眠患者逐年增加,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发生率更多。研究表明,失眠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心血管疾病可能进一步影响睡眠。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改善睡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改善睡眠呢?

非药物治疗创造适宜睡眠环境,规律作息时间,适当运动,睡前避免饮食兴奋物质(咖啡、浓茶等),避免剧烈运动、看令人兴奋的书籍及影视剧等。

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或肝功能受损患者,应慎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而应当考虑选用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药物:种类较多,国内常用药物有地西泮、氟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肌张力减退、跌倒、认知功能障碍等。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唑吡坦、右佐匹克隆为代表,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失眠的主要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睡眠起始和维持困难的患者,且可长期使用。对于老年患者和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推荐常规剂量的一半。治疗剂量内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药物很少产生耐药性、失眠反跳和戒断综合征,安全性较好。

褪黑素是近年来比较“火”的睡觉药,能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可改善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等。雷美尔通可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以及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阿戈美拉汀具有催眠和抗抑郁的双重作用,能够改善抑郁相关的失眠,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但是,目前国内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

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按摩、药枕、音乐疗法等也可作为辅助治疗。

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失眠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

总之,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应当引起重视,建议首先改善睡眠环境和习惯,若效果不佳,建议在医生嘱托下合理服用“睡觉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劳拉   田主   激动剂   心血管疾病   患者   潜伏期   节律   肝功能   剂量   昼夜   类药物   药物   老年   睡眠   障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