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中医学中与现代医学中的异同

中医学中的“心”与现代医学中的“心脏”都主要与血脉(经脉)有关,位于胸腔,横隔膜之上,有心包膜护于心外,心脏与血脉(经脉)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在人的一生中心脏不停的有规律的跳动,把血液经过血脉(经脉)输送到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到营养和滋润的作用,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心在中医学中与现代医学中的异同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

1,在中医学中,心主血脉,血脉,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基础。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路,中医又称为“血府“。血液是需要心气来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心在脏腑中起统领的地位,又称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又都各自与形体,五官,五液,情志等有着特定的联系,心就与面(其华在面),舌(在窍为舌),脉(在体和脉),喜(在志为喜),汗(在液为汗)等有特定的联系,如果心气血功能正常,我们就可以看到面色红润有光泽,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胸部舒畅,心情愉快,汗出正常,如果心的气血功能异常,就会出现面色或白或赤,舌色或淡或白,心悸心慌,自汗盗汗等,所以中医在临床上就会通过望闻问切去从面色,舌色,脉象和心胸的感觉来推断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是否正常。那么现代医学的心脏就是泵血,分为四个腔室,左右心房(上面),左右心室(下面),心脏负责把有氧血液从左心室射入到主动脉而运行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体循环)和把全身的缺氧的血液负责通过上下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在通过三尖瓣到右心室,在射到肺动脉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肺循环),如果心脏异常就会通过听诊器(听心音),血压计,心电图,心脏超声波等等来协助诊断,在现在医学中,心脏还有内分泌的功能,由心脏分泌的两种肽类激素,对心脏的一些生理功能和预后指标起着一定的作用。

2,新藏神(心主神志),是指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有分为广义的和侠义的,广义的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侠义的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如果主神志正常,就会表现出脏腑功能协调健全,精神是振奋的,神志是清晰的,思维是敏捷的;神志功能异常的话,就会出现脏腑组织功能絮乱,精神委顿,思维模糊。而现代医学中的和思维活动主要相关的是大脑而不是心,大脑才是决定整个身体的情感,精神,认知的智能中枢,将大脑比作身体帝国的皇帝,心脏只不过是个能源部长。但是现代医学还在不断的研究”心“,认同心脏的其他部分功能。

中医所说的心,与现代医学中的心脏,作为一个器官,两者各有自己的特点,不能同日而语,学习现代医学中的心脏,按照西方的医学和思维方式来学,而学习中医学中的心,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中国的文化来探讨,也可以互相参照,为的都是能更加的了解心,造福人类。

我个人觉得心脏的疾病可以通过平时的生活喜欢来防范,功能性的问题尽快看中医,大部分可以解决,如果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现代医学就适合一些。个人观点。西医的知识还要多多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果心   现代医学   脏腑   异同   经脉   气血   血脉   面色   器官   血液   心脏   中医   思维   人体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