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过早寄宿对孩子的伤害令你意想不到

“我就想做个有妈的孩子,你能陪陪我吗?”

听到女孩哭着喊出这句话,我禁不住泪目。

这个初二的女孩说:她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寄宿,从小就一个人,感觉自己就像孤儿院里的孩子一样,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即使回家也很少见到妈妈。


“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过早寄宿对孩子的伤害令你意想不到

说实话我理解不了这样的妈妈:你的工作到底有多忙?孩子已经在学校里整整一周,能不能将工作集中在6天做,周末腾出几个小时的时间陪陪回家的孩子?

无论妈妈有多么充分的理由,在我看来,这都是一个不爱孩子的妈妈。这样的父母,实质上是意识不到父母的责任、也承担不起父母责任的父母。

令人诧异的是,这样的家长还很多,有些家长从小学一年级就让孩子寄宿,甚至幼儿园。而且她们丝毫不认为自己不爱孩子,而是有堂而皇之的理由:我要挣钱养家糊口,我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不爱孩子我怎么舍得花这么多钱让她住宿呢?

“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过早寄宿对孩子的伤害令你意想不到

如果说寄宿能让孩子自立、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那么孤儿院的孩子是最自立的,也会最有出息。可是事实上孤儿院的孩子几乎都有心理问题,成人之后没有优秀的,甚至很难融入社会。

有种现象叫孤儿院现象:二战后,罗马尼亚人口锐减,于是政府要求每个妇女必须生育4个以上的孩子,可以由政府来抚养。有6万多名孩子一出生就送进政府办的机构进行抚养,这些孩子后来绝大多数都出现行为异常,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不会跟人交流,被人称之为“孤儿院现象”。

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孩子,当然比孤儿院的孩子要强得多,但也会对孩子的情感发育和智商发育带来一定的伤害。因为孩子不是产品,可以在流水线上生长,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空气、水和食物,还需要情感的滋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孩子“住宿”的问题时说:“最好的住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过早寄宿对孩子的伤害令你意想不到

很多教育者和心理学家公认的过早住宿的孩子长大后多数会出现以下问题:

1、缺乏安全感‍,容易自卑

从小被送到寄宿学校,孩子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想法:“是不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他们是不是不想要我了?”

孩子与父母的安全依恋关系主要在0-3岁建立,但因为性格原因或者这个阶段并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安全依恋关系,有些孩子在3岁以后还需要来自父母的很多关爱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果这种孩子被送往寄宿学校,很可能导致严重缺乏安全感,孩子们会担心父母不爱他,害怕被父母抛弃,影响到成人之后的生活。

有位朋友,现在已经结婚了,还是经常会做梦梦到爸妈不要她了,以至于吓醒。她从四年级开始住校,只有每个周的周末可以回家一次。她每天都很想家,经常半夜想到哭,要求妈妈给她转校,但妈妈认为这个学校教学质量特别好,就是不给她转。童年住校的经历成为她的梦魇。她不止一次表示:“我的孩子在上大学以前我绝对不会让他住校!”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说:

人类早期就是一对一抚养,过早地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父母无法给孩子解决一对一的情感关系,他以后成年会有很多的心理问题。

“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过早寄宿对孩子的伤害令你意想不到

2、与父母之间关系冷漠‍

一位80后的朋友,在她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母出去打工,一年回来两次,她和弟弟开始跟着爷爷奶奶,后来爷爷去世,奶奶生病,她们又寄宿在姑姑家里。

她说:每天晚上睡觉时都能听到远方火车鸣笛的声音,就特别盼望这列火车上有我的父母,希望早晨一醒来就看到她们,那是我最快乐的幻想,虽然每次带给自己的都是失望,但我第二天依然憧憬着。

现在的她已经是一儿一女的母亲,工作后将年老的父母接到自己居住的城市生活,却跟父母十分有疏离感,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住宿学校和留守儿童有相似之处,就是都见不到父母。寄宿学校看起来一切都非常有序,但纪律和规则是冰冷的,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没有亲人之间爱的互动,长大了自然缺少爱的能力。

“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过早寄宿对孩子的伤害令你意想不到

3、住宿生更容易恋爱

有一位从教20年的班主任说:

住校生谈恋爱的比例远远高于走读生,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家长的关爱和约束。

小小年纪去住宿,除了生活上的独立,孩子们还必须要完成精神上的独立,情感上的独立。当孩子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找不到父母,怎么办?只能从身边的人中寻找情感的慰藉,恋爱的几率自然就会升高。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让孩子过早寄宿

白岩松曾在一档节目中说:“打死我也没让我的孩子住校。”白岩松与妻子的工作都非常繁忙,要做到每天接送孩子并陪伴可以说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为了不让儿子住校再辛苦也愿意。

“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过早寄宿对孩子的伤害令你意想不到

孩子到了适当的年龄是应该独立,但是让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或者小学生去寄宿绝对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孩子太小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是非观,没有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情绪上的困扰,没有较强的自律能力,没有对善恶正确的分辨能力,这个时候让孩子去寄宿,是可以让孩子独立,但也可能养成很多坏毛病。

看到一位在寄宿制学校当过宿管的网友说:

我曾经在寄宿制的初中当过宿管,孩子半夜偷偷聊天到凌晨,坏毛病学得特别快,宿管根本弄不住,她们半夜把门一锁钻到厕所聊天吃泡面。卫生习惯更是难以言喻,你以为爸妈不在孩子就能自己学会照顾好自己?那是少数!他们还是孩子,他们绝大部分自觉性都不好,需要大人的陪伴,监督,引导。但是很多父母却把他们塞进寄宿制学校,摸着良心想想,难道不是想图个省事?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让上高中前的孩子去寄宿,这种经历对多数孩子都是弊大于利。

“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过早寄宿对孩子的伤害令你意想不到

让孩子去住宿,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家长。

家长只看到了孩子现在很省心,不麻烦自己,生活自理能力也强,但那只不过是他们提前在学校那个小社会里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讨好别人,要不他生存不下去。事实上他很可能把一些令人讨厌的东西藏了起来,在心里慢慢腐烂,在长大后才发现需要慢慢疗愈。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小小年纪去住宿,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住宿。少数孩子可以把苦难熬成坚强,多数孩子可能会被苦难打扁,他们的童年需要父母的呵护和扶持。

父母养育孩子一场,能够在一起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十几年,让我们珍惜这种陪伴和牵绊吧,等到真正长大的那一天,我们再放手让他去自己的天空翱翔。

婉秋聊育儿,喜欢读书的两娃妈,欢迎关注,一起吐槽养娃的鸡飞狗跳,分享养娃的幸福快乐,总结养娃的经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孩子   孤儿院   万不得已   意想不到   幼儿园   半夜   家长   父母   独立   现象   能力   妈妈   关系   学校   情感   体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