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

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

近日,江苏一技师学院有学生向外界反映,学校强迫学生到指定工厂实习,否则就不给发毕业证。而该校貌似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从五部委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获悉,这所技工学校会存在多项明令禁止的问题,甚至涉嫌赚取实习学生的“人头费”。

其实,在这类学院就读,除了一部分会继续就读高职院校外,其他学生都将面临“先实习后就业”。那么,对于这些实习机会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不仅是学生的第一次就业“实战演练”,也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一次“双赢合作”,既能解决到学生所学到的技术地方去,还能帮到一些企业 “用工荒”的问题。

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

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竟然“变了味”“跑了调”,实习学生不是被强制实习,就是被加班,甚至把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使实习学生沦为了校企合作的“牟利工具”。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要不是沾上一个“钱”字,学校恐怕也不会如此不近人情,拿毕业证来要挟学生。”

而事实上,早在3年前就有媒体曾报道过,山东一高校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出求助信,反映“被学校强迫实习”“一天要干13个小时”“不实习没有毕业证”等问题。这也说明了,把实习学生当廉价劳动力显然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更有甚者,据一份调查显示,一些学校以较高的价格将学生“卖”向市场,从中牟利。企业也以“实习”的名义,以更低廉的工资使用劳动力。可见,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

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

另外,实习是为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培养学生的真本事。强制、超强度的实习却适得其反,它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不仅对学生的专业训练起不到积极作用,还会给其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如以实习之名,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必须禁止。

总的来说,要防止职校实习学生沦为校企合作的“牟利工具”,还需“综合施治”。对于相关方面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切忌存在“管理空档”,任凭无良企业与学校“沆瀣一气”,把实习学生当成双方的“牟利工具”。一旦发现类似强制实习、恶意延长工作时长、克扣薪酬等违规行为,该约谈的要约谈,并采取“高额罚单”“黑名单”等处罚机制,对违规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实施严惩重处。目前,江苏省人社厅已派出工作组赶赴该校调查。如查实确有此事,要进行严肃问责,期待更详尽的说法和公正严肃的处理。

责任编辑:佳佳(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劳动力   廉价   不近人情   责任编辑   学以致用   江苏省   罚单   技工学校   毕业证   实习生   严肃   工具   学校   学院   体育   学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