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上楼最高罚1万元,你还会吗?

电动车上楼最高罚1万元,你还会吗?

近日,一则“8月起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空间停放电动车,最高罚1万元”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应急管理部为了解决电动车“上楼”顽疾,除了施以严厉的手段惩治外,也要加快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电动车上楼最高罚1万元,你还会吗?

其实,针对电动车进电梯、楼道间,所存在的电动车停放等现象,早在此前公安部就曾下发过相关《通告》,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可见,此次应急管理部所公布相关《规定》,这无疑是给了相关执法部门一剂强行针。其中明确指出,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是存在一下人心存侥幸,为了自己图个方便,便其将电动车乱停在室内公共空间。此前在某小区就发生了电动车在电梯内的燃爆事故,最终导致包括一名女婴在内的多人烧伤。由此来说,出台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完善,虽说人们普遍认为因从源头上来杜绝类似悲剧的发生,以至于切实地维护公共安全。就此来看,此次所出台的《规定》,明确了惩处标准,呼应了公众呼声,也契合普遍的公共利益。

电动车上楼最高罚1万元,你还会吗?

而值得注意的是,从以往的诸多事故表明,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往往藏在那些容易忽略之处,这就要求,即便是有了室外停车棚、充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对其日常监管和维护也不能少。这并非是没有先例的。早在此前,有某地方消防公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在一小区的室外停车场,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突然着火,随后发生爆燃。这也表明室外电动车棚充电设备日常维护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此前电动车之所以存在屡次发生燃爆事故,其原因是物业方以及居民当中,相继对安全意识淡漠,加之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使然——为给电动车充电方便。倘如是细心观察的话,对于一些年代较久的小区就会发现,很多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室外停车棚以及室外充电设备等因素有关。由此可见,要想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除了是要加强有关法律法规与此类行为危害性的宣传,并需要对其进行辅以严厉的惩治手段外,也要加快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电动车   车棚   楼梯间   民用建筑   走道   室外   基础设施   严厉   电动自行车   此前   事故   居民   发生   小区   设备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