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京剧的其实就是中国的音乐剧,音乐剧的核心是什么,是用音乐讲故事。新时代要会用新音乐讲新故事,这些现在的京剧一概没有,老戏学得好,学得像顶天就是个优等生,怎么就成大师了,当年徽班进京,京剧可不是现在这样,要是那会的园子也跟现在的这些位一德行,京剧早就胎死腹中了,郭德纲再怎么有非议,至少他搞相声的路子是对的,用老段子讲新现在的新事,这些法子从样板戏后京剧就没人干了,反倒是一些小孩搞戏腔唱流行歌曲,往国风音乐里塞京剧元素,这些不专业的把专业的活给干了,你们不惭愧吗,京剧缺的是编曲和编剧,不是拿着这奖那奖的演员,国家给了京剧莫大的声誉,你们搞京剧的就要兜着,但是千万别端着。

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现代人娱乐活动很多,全国各个剧种基本都慢慢变成小众文化,在这个快节奏社会,除了50岁以上老年人看戏居多,消费人群也在减少。去德云社看的,你看看是奔人去的还是奔戏去的。戏曲还得自我改革,否则只能成荧屏上的纪录片。还是王德峰老师说得好:一种语言文化的消失,本质是这种语言文化对世界的理解错误,外力只是导火索而已。我觉得需要到一定岁数才能看懂的东西。一招一式处处透着功底,一句念白一句唱腔都显露出岁月的积淀。或酣畅淋漓,或动情抽泣,但成本大段真的不适合现在的发展,如同相声,文章会,黄鹤楼都是好段子,偶尔听听真过瘾但平时还是听些扒马褂,逗你玩等小段好玩。再比如,郭德纲经常学唱的《叫小番》就是很不错的,观众很爽也很爱听,但《四郎探母》整本有空听来更值得回味。京剧演员只有先普及培养听众听京剧,然后再要求观众爱京剧,京剧才能活下去

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这就是把自己“定位”太“高”的结果,也没有看到时光飞逝后与前辈“老板”不同的社会形式和社会构成乃至不同的社会大众“娱乐”方式和方法。落后是必然的。你眼中的“阳春白雪”早已过了繁华盛年。多少朝代都成了“过眼云烟”,多少朝代盛行的剧目剧曲只能在绘画中篆刻中和壁画中寻找它们的繁华盛容,跟不上时光的流逝,也没有振兴剧目的“中兴”之材(没准梅兰芳就是最后京剧中的绝响),振兴京剧既要有超过梅兰芳等大师的本事也要有如郭德纲(纵使你们那样看不起郭德纲)那样的振兴京剧之才。郭德纲那是“拼”相声,现在是玩京剧(不是郭德纲)吃京剧,而“拼”京剧的全国没有一人。郭德纲拼相声,致死地而后生,京剧行吗?衰落那就是必然了!

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古典艺术能自己养活自己了,古典音乐歌剧都不能靠卖票养活自己。因为古典艺术成本太高,利润太低。很多不知道的人以为古典艺术是因为卖不出票才养不活自己,不是的,现在古典艺术演出也经常是一票难求,但是古典艺术的演出形式,观众容量摆在那,你要铎高的票价才能抵回几十上百位演员艺术家演一场的成本?历史上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再高雅的艺术也必然要衰亡,这是由社会发展和艺术本身的特质决定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能伴随人类发展的始终!我们要做的是保护,用各种手段去记录,让后人们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种艺术形式。逆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而一味强调传承是徒劳的。

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为何在营造戏曲的虚假繁荣

京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长年累月只演古装戏,年岁大的人不喜欢,年轻人听不懂,不衰落才怪。京剧也有火的,就是现代京剧。就是不明白,这么多现实社会的这么多题材都可以用现代京剧来表现,可就不见有这方面剧目,所以京剧的衰败是必然的,谁也救不了京剧,只有京剧自己改革创新。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形式。京剧不错了,还有那么多剧目和影音资料存留,唐诗宋词元曲连唱法都失传了。京剧本质是娱乐活动,都是满足当时人们生活需求而出现并壮大的,既然现代社会不需要了,被淘汰也是无可避免的。留下影音资料,让喜欢的去继续喜欢就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戏曲   京剧   梅兰芳   剧目   音乐剧   朝代   段子   相声   繁荣   虚假   观众   演员   古典   形式   成本   艺术   社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