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戏曲最早出现在哪里?茶余饭后的茶馆,婚丧嫁娶的舞台,可如今的戏曲这叫一个高大上,一张门票好几百,都是劳苦大众,都是靠本事吃饭,凭啥看你一场戏我一周的工资就没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装台看了吗,戏曲本身就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要想深入人心你就得日日演天天唱,放下架子回归百姓才行。也只有这一条才是戏曲存在发展下去的道路,同时全民尊重戏曲文化,热爱戏曲也是同等重要。那一天戏曲彻底不再由国家投钱,靠自己养活自己,一切就有了。现在很多人都在网上直播靠打赏过得也很滋润呀,京剧为啥不去采用新的手段发展自己那,茶社里一遍表演一遍直播,一定非常受欢迎。演员最终还是靠本事吃饭的!

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国戏京剧,最应该广为传承,她们需要一次民众化長征了。只靠”宫廷派名师"们的金鸡独立功夫专等国家拨钱,怕是无济于事了。只是去搞什么大奖赛、庆祝演出、电视露面等,怕是难与传承接吻,因传导靠名师,基础是民众与学风。如新创编剧《三代人》、《芦蕩火种》、《刘巧儿》、《白毛女》等等,从创作到演出、到庞大的观众群,声势壮大,国、地上下名角人才輩出,声阔农工、戏撑台柱。民众,戏剧之命源也。我看到河南区域的豫剧等传承范围,目前在我国是首屈一指了,並在这个区外逐步扩展。他们创、导、教、演的最大秘诀一一人民大众。

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关键是整个中国没有了京剧艺术家了,例如大家非常喜欢的张君秋先生,那个唱腔,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可是你再听听他的弟子们的唱腔,纯粹是吃糠咽菜,薛亚萍在台上真是五官搬家,青筋暴露,太卖力了吧,天津的赵秀君,她只想创立自己的东西,把那么好的张派味唱没了,王园园根本不是唱京剧的料,唱民歌应该不错,再听听程砚秋的程派,美,享受,可是你再听听迟小秋的唱腔,那不是唱,整场就是哭,因为他是程砚秋弟子著名京剧演员赵荣琛教出来的,而且是晚年收迟小秋为徒,可是赵荣琛晚年嗓子过于低沉,所以迟小秋继承了晚年赵荣琛的低沉调子,没有了程砚秋的味道,再说四大名旦都是男的,他们的唱腔是结合他们自己的身体状况创立的,可是女人再去学习他们的唱腔就吃力了,因为女人的丹田气力量只有男人的百分之三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女旦没有男旦动听。

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整个戏剧不景气的原因主要是没新作品或者是新作太少。整个戏剧舞台上基本是折子戏而且还是哼哼唧唧让人听不懂的道白和唱腔。那些能听懂的观众基本上是八九十岁的老者了,像五六十岁的人大多是听现代戏长大的,所以能接收这些老传统戏的是很少很少。所以中国戏剧再不出适应现时代观众的作品,那可就真的要完了。我的感受,过去沒电视电影少听收音机,听着唱段便学便欣赏,即了解又享受,偶尔再看次电影一接合能不喜欢,现在不听了,忽然看戏即不能欣赏不了它艺术和美更不了解剧情,对年青人来说唱念做打于真实一切不吻合,演员很卖力,观众却不知道啥意思,再高雅欣赏不了,还喜欢啥,现在戏让观众看明白了,对它艺术也能欣赏了,所以达到顶峰,后来现代戏受批,旧戏又回来了,就成这样,想不衰落于时俱进,送两句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我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剧普及,在我们南通地区市县各都有京剧团巡回演出,一般下午和晚上各一场,男女老少都会去趕看“大台戏”。那个时候流行留声机,机关学校都有一台,经常播放京剧唱片,不少的人都看着唱腔巜汇集》哼起来,久而久之都能唱上几段。现在不论走到哪里什么也不哼了唱了。就是传统歌曲也听不到了,放电影也没了。有时县里要搞次文娱会演,下面东拼西搸拉广场舞爱好者或者是给死人吹打的所谓民间艺人去应酬了事。平时根本听不到有人哼哼唱唱的了。这是当地的文化实况。什么原因说不上。京剧和各戏曲的命运一样,京剧有国家的扶持还多混几年。开放的步伐,西方文化渗透了中国文化,从邓丽君的出现开始,流行音乐一浪高过一浪渗透到国内,通俗的音乐很容易被青少年吸收,他们也不願意接受像京剧这种深层次的文化,京剧是国剧,他们不学你有什么办法?已经用尽了普及,进校园培养观众也无效果,看耒大势己去了,只有在保畄上下功夫了,可惜!

京剧从辉煌到落幕,不是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变了

京剧衰落的原因众多,但最根本的是守旧,样板戏早已做了成功的尝试,改开以来把样板戏批得一无是处,帝王将相才子隹人重新统治京剧舞台。无论提到哪一段都是难以逾越的经典,不能改动。李胜素的唱腔难道不比梅葆玖先生强百倍吗?另外得培养票友,从中小学抓起。再就是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港台的流行歌曲霸占了音乐舞台,其实港台最好的唱歌的也赶不上大陆的三流歌手,可是一味的崇港媚台大大的挤压了大陆歌手的空间。为什么?是宣传引导的结果。青少年的爱好不是天生形成的,只要宣传引导正确一定会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白毛女   京剧   现代戏   观众   演员   小秋   样板戏   大众   唱腔   戏曲   晚年   民众   戏剧   辉煌   舞台   原因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